提高和完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建立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
---来自全国建筑市场的调查报告(之七)
新华网河南频道专电
(
新华网记者
顾立林
鲍盛华)
目前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勘察、设计、施工的生产能力明显过剩,过度竞争造成了不良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引发了一系列的市场混乱问题。建设部已下决心,采取有效措施,调控队伍规模,建立严格的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
建设部计划从今年7月1日起,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国的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进行资质重新就位,以逐步形成勘察设计综合类、行业类、专项类和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分)包、劳务分包三个序列的行业组织机构。根据新的规定,政府主管部门在进行施工企业资质年检和晋级审批时,不仅要审查其资本金、专业技术人员、业绩等条件,还要把是否有串通投标、以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等建筑市场违地违规行为和严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安全事故或者隐瞒、谎报、拖延报告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等,列为审查的重要内容。
建设部负责人称,将违法违规行为列为企业资质审查和年检的重要内容,是这次施工企业资质管理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仅要严格按照新的标准进行资质审查,严把市场准入关,还要健全市场清出制度。对于有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或者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以及不执行工程强制性标准等行为的企业,凡是现行法律、法规有明确处罚规定的,都要严肃依法作出罚款、降低资质等级或停业整顿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要坚决吊销资质证书,依法将其清出建筑市场。对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资质年检时,不认真核对企业在本年有无违法违规行为,或者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但不按照规定办理的,将追究主管部门领导和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浙江省计委有关负责同志认为,近几年出现的很多质量事故和腐败行为,与工程承包单位违法转包、层层分包有着直接的联系。工程承包单位在其承包范围内按照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工程分包,可以自主选择分包单位。只需发包单位认定,无需组织分包,也无需政府部门对分包交易进行监督。但由于目前项目法人和承包单位的经营责任尚未建立完善,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不正当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同时,由于一级发包市场的政府监督体系相对比较严格有效,因而许多不正当交易活动都集中到二级分包市场,造成二级分包市场的转包和层层分包现象失控蔓延,既助长了腐败行为,又危及了工程质量。
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天津、北京、石家庄等地的有形建筑市场,已建立了工程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市场,对于遏制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在石家庄采访发现,该市交易中心的建设工程二级分包市场已经正式运行,市建委的文件规定,全市建设工程施工分包活动必须在石家庄市有形市场进行,办理分包手续。二级市场就是为总承包企业和分包企业提供服务,为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企业创造合法、公开、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该市二级市场从去年12月27日开始试运行,目前共收集到分包信息42项,分包估价3000多万元,并已公开发布了分包信息,先后有7个分包项目进行了公开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