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新华通讯社河南分社
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免费邮箱: 用户 密码  注册新用户
  河南频道  | 河南新闻 | 政府在线 | 市场经济 | 专题报道 | 摄影中心| 企业之窗 | 旅游天地 | 科教医疗 | 河南特产 |  现场直播
 

建筑市场"水"有多深

行贿索贿渐成风潮 国有资产流入私囊

业主"三座大山" 企业不堪重负

建筑队伍急剧膨胀 "僧多粥少"冲击市场

行业管理政出多门

行业垄断明显 地方保护严重

管住承发包双方是建筑治乱的重点

管住业主,就管住了招投标的"牛鼻子"-

提高和完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建立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

体制不顺的"老大难"不应再作难

用改革的方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管住承发包双方是建筑治乱的重点

                         
    建设业主、中介机构和施工企业,构成建筑市场的三大要素,任何一方出了问题,都会影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最终形成。

           管住业主,就管住了招投标的“牛鼻子”  
                                      ----
来自全国建筑市场的调查报告(之六)

新华网河南频道专电 (新华网记者  顾立林  鲍盛华) 在一定意义上,招投标是建筑市场的牛鼻子,业主是招投标的牛鼻子。业主的行为不规范,已经成为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方面。

专家分析认为,在以国有投资为主体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作为市场主体的很多项目单位,对建设法规的遵守和招投标制的运用都比较淡漠,不积极。目前项目投资建设的决策权力、责任风险、利益回大多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和控制,以致项目法人对运用招投标制,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既没有内在的利益动力,也缺乏责任约束。

建设部1999年查处21224项建筑方面违法违规的行为中,属于业主责任的有18460项,占87%。而其中规避招标和招投标弄虚作假的有5585项,占项目业主行为不规范中的近1/3

为进一步规范业主行为,建设部日前提出要求,对于今年及以后新开工的工程项目,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全部实行招标,其中必须公开招标的应全部公开招标(经依法批准邀请招标的除外);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不得排斥或限制符合条件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参加投标;在施工图纸审查、实行监理、施工许可证、质量和安全监督和峻工验收备案等方面,都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违反。

为规范治理招投标行为,建设主管部门在中央领导同志和监察部门的支持下,在全国335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起了325个有形建筑市场,一些工程数量较多,投资规模较大的县级市也因地制宜地建立了有形市场。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现行的建设体制和市场运行机制下,有形建筑市场对于建立公开、公正和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实现政府对工程招投标活动的有效监管,解决规避招标和招投标弄虚作假,以及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等,都发挥了较好作用。据监察部门统计,2000年工程建设领域的违法违纪案件共立案2197件,处理违法违纪人员1767人,移送司法机关707人,分别比1998年下降了992件、660人和407人,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记者采访发现,对于规避招标的问题,关键是要敢于执法和严格执法,只要政府主管部门狠下决心,铁面无私、秉公办事,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既然中央领导和中纪委、监察部及建设部联合要求所有工程,包括重点工程和专业工程都必须进入属地有形市场进行交易(特殊工程经批准的除外),只要对特权部门和特殊人物予以坚决制止和打击,恐怕没有谁就想不入场交易拿自己的乌纱帽开玩笑。

对招投标弄虚作假问题,它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在一些行政干预和利益驱使下,它往往是相互串通、相互勾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给查处和规范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有的就是在有形建筑市场内进行违法违规的交易,披上合法的外衣。在这次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健全和完善有形建筑市场,增强工程建设的透明度,解决招投标活动中的弄虚作假问题。”

针对部分有形市场运作不规范问题,国家建设部将重要抓好四件事。一是坚决将政府对工程招标活动的监管职能与有形建筑市场的服务职能相分离,决不搞“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解决部分有形建筑市场存在的政企(事)不分问题,防止监管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二是纠正一些政府监管机构和人员非法干涉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错误做法和腐败行为,切实保障招投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要纠正在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问题。四是要严格规范有形建筑市场的服务收费,推行论宗收费,制止按投资额的百分之收费,杜绝乱收费和高额收费现象,以减轻工程交易单位的负担。  

 (下一页   上一页  )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社河南分社举报信箱:henan@xinhua.org


  总编室电话: 0371-5582029 主编电话: 0371-5582130 技术值班电话: 0371-5582171
  新闻热线: 0371-5582030 传 真: 0371-5582129 传 真: 0371-558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