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新华网在线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李隆。[ 2009-07-07 10 ] | 李隆:各位网友大家好![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提起李隆大家回想起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现场废墟下向战友们发出呼救的声音,一时间“菜刀兄”的故事在网上流传,他就是郑州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李隆。在十年警营生涯中,他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他用忠诚和果敢书写了消防官兵的壮丽人生。他先后参加灭活抢险救援战斗3000余次,分别从火场、水中、井下、高楼抢救群众700多人。特别是参加漯河特大液氯泄漏事故,开封抗洪抢险,陈寨冷库货架倒塌以及赴川抗震救灾战斗中,身先士卒,舍生忘死,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9-07-07 10 ] | 主持人:今天就请广大网友和我们一起来分享李隆的感人故事。您是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的特勤大队副大队长,您能不能给 我们广大网友朋友介绍一下消防特勤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2009-07-07 10 ] | |
李隆:消防特勤按照文字概念,就是消防的特种部队,就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我们要往前冲。大火能冲,危险能进,高空能上,低狭能进。要求我们作为特勤官兵要掌握方方面面的技能,包括我们装备、人员素质要高一点。[ 2009-07-07 10 ] | 主持人:给大家留下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5月份在四川抗震救灾,成功营救被困120小时的李青松和卞钢芬在这个战斗中您作出了突出贡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灾区人民的高度赞誉。你能不能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2009-07-07 10 ] | |
李隆:救出被困140小时的李青松和120小时的卞钢芬,并不是我一个人,是我们这个团队。在现场我们河南总队,尤其郑州消防支队,可以说用我们所有的装备、所有的经验,最终,我们成功的把这两个被困人从里面救出来。可以说用我们的生命创造了奇迹。因为当时在那个现场,包括当地那些领导,那些群众大家都认为已经没有救的可能性,但是这个情况下我们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在一线进行拼打,从而成功把他们从里面救出来。救他那两个现场应该说特别复杂,从当兵到现在十多年,可以说建筑倒塌参与救援特别多,但是像那种危险场所自己经历也是第一次。[ 2009-07-07 10 ] | 主持人:当时多危险?[ 2009-07-07 10 ] | |
李隆:当时是五层的钢筋混倾斜,向一侧侧位6米多,倾斜3米多,整个建筑内部裂缝特别多,按照土话来讲已经酥了。已经没有安全性可讲,但是我们要从里面从低处去挖人。他被困是二层和三层。在我们进行救援过程当中面临的困难一方面是建筑的安全性,一方面我们和李青松和卞钢芬中间有很多钢筋混凝土,在打的过程当中非常困难。[ 2009-07-07 10 ] | 李隆:当时大型工具无法施展,如果施展可能给人造成伤害,我们只能手动一点一点去敲。我们长时间高负荷的救援,无法休息,体能得不到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十分钟换一班人。10分钟,但是短短十分钟我们的战士进去以后出来浑身都是汗。尤其在极度艰苦的情况下,环境又这么恶劣,这样危险,应该说我们这个团队用我们的生命去创造奇迹。[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这个菜刀的故事是不是当时演绎出来的?[ 2009-07-07 10 ] | 李隆:对,菜刀的故事是我们救出来李青松以后,救卞钢芬。当时打开我们和卞钢芬最后一道钢筋混凝土,想着可以像李青松一样很快出来,但是打开以后我们所有人大家心里面都没有底,因为眼前所有的建筑,所有的家具压得特别死。我们的刨开装备工具无法施展,因为环境非常小,就有70多公分宽,整个高也就四五公分,你趴在上面工具根本无法送在里面。当时余震不断,打开缺口的时候整个楼也是再往下沉,在那个时候我们和时间赛跑,想快点把她救出来。那个时候向外面指挥员要刀,第一把刀太钝了,又要了一把切菜刀,相对锋利一点。正好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拍到,在网上发,回来说我是“菜刀兄”。[ 2009-07-07 10 ] | |
李隆:当我们的支队指挥员从外面找来一把菜刀的时候,拿进去当时空间特别小。先是用刀一点一点定出一个缺口,有一部分缺口是拿着刀拿着锤子在眼前一点一点打出来。这样复杂,这样困难的情况下,硬是用菜刀敲出来一个通道。然后用我们的一些救援装备,包括液压器,千斤顶等一些装备一点一点定出来空间,然后让卞钢芬迂回过来。[ 2009-07-07 10 ] | 主持人:当时千辛万苦把他们两个救出来的时候你心里什么心情?[ 2009-07-07 10 ] | |
李隆:当时把卞钢芬救出来以后,整个人已经虚脱了,在那个地方我们的战斗员很多人水土不服很多人拉肚子,当时我们头一天救李青松的时候拉肚子,第二天救卞钢芬,那个时候一天没有吃没有喝就在那儿坚守,当把卞钢芬从里面救出来的时候我和政委都哭了,因为那种心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可以说我们生死一线间。[ 2009-07-07 10 ] | 李隆:就像我们政委说的,我们钻进去有50%死亡的可能,但是老百姓有50%生存的希望。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把天平倾向老百姓,这一方面是我们的责任。当国家和人民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消防官兵就应该冲上去。同时作为一个人来说,你眼前有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如果你不去救可能会内疚一辈子。[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在这次抢险救援战斗中是您最难忘的一次吗?[ 2009-07-07 10 ] | 李隆:应该是到目前为止特别难忘的,在那个时候,不光作为我个人,作为全国消防支队,尤其作为郑州支队,那么战士他们在精神上影响非常大。[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为什么?[ 2009-07-07 10 ] | 李隆:以前战士非常浮躁,需要干部去说去讲。现在回来以后大家不需要说,大家心态特别不一样,尽可能在自己本职工作岗位上干得好一点。[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经过您救出来的人有多少?[ 2009-07-07 10 ] | 李隆:因为这一块是参与救助四个,然后还有几个是遇难的。因为做这一块并不是个人,而是作为我们河南总队这个团队,可以说我们整个在四川我们救援地点在什邡,我们河南总队一共从里面救出遇险9个生存的,还有其他的死亡的。在现场当把老百姓救出来以后,老百姓那种目光,那种信任的目光,那种赞赏的目光让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消防官兵的责任。[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你先后参加了灭火抢险救援战斗3000多次,分别是从火场、水下、井下、高楼救出七百多人,这抢险救援一次性救援最多的是哪一次?[ 2009-07-07 10 ] | 李隆:一次性救援最多是2003年陈寨冷库,在那个时候架子倒塌,里面有很多民工被埋,当时我们用一些方法探出被困者的地点,然后从里面一次性救出来五个。作为消防队来说,他这个救援是科学的施救。因为这一块需要掌握很多知识,只有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才能发挥你的作用。[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尤其在危险的地方更要注重技巧性。[ 2009-07-07 10 ] | 李隆:因为要有勇有谋。[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需要经验的积累吗?[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您是哪一年开始干消防工作的?[ 2009-07-07 10 ] | 李隆:是1995年入伍,18岁参军到部队干消防。[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听说您中间有两年去上学了,然后毕业之后又选择了返回,当时怎么考虑的?有没有后悔过你当时的决定呢?[ 2009-07-07 10 ] | 李隆:没有后悔,这一方面是热爱消防这种职业。另一方面你用一种感恩的心态去做工作,因为没有部队的培养,没有组织的关爱,没有领导的教育不可能有今天。 所以自己在军校两年学习以后要求回到一线,回到基层,回到特勤,因为自己很热爱这个工作。[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您从事灭火战斗多少年?[ 2009-07-07 10 ] | 李隆:从事灭火从当兵一直到现在。[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有没有特别难忘的参加灭火战斗,包括第一次参加灭火战斗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节?[ 2009-07-07 10 ] | 李隆:可以说当兵过以后,在部队锻炼这么多年,见到那么多现场,内心十分的平静。但是刚当兵刚进入现场的时候内心也有一些害怕,一是害怕一是冲动。看到那些老兵老班长冲入当中救人,自己特别羡慕。而这么多年过去,自己从心理方面得到了锻炼。当兵第二年的时候我去救火,也是自己独立去完成的,是一个招待所,招待所上面当时发生火灾。刚进去的时候眼前就是液化气罐,在那个时候心理想怎么把危险消除,把火灭掉,把人救出来。这么多年在灭火现场不断的摔打,自己逐步的成长。[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还记得第一次救人的情景吗?[ 2009-07-07 10 ] | 李隆:从当兵到现在,基本上好几百人,具体的都想不起来。但是唯一让自己感觉,能够一如既往坚持,就是老百姓。当时我从军校毕业过之后,带队去灭火的时候那个时候在冬天,当时天气特别不好刮大风,是一个家具厂。当我们到现场的时候,很多老百姓就跪在我们面前就让我们赶紧救援。在那个时候就知道消防这个责任,所以说如果自己不去努力,自己不去尽职尽责的话,无法完成老百姓对你的期望。 [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我感觉你们从事这样的工作不仅要长期面对危险,还要长期面对着比别人更要沉重的一些责任跟承担,你自己怎么认为这些方面的意义?[ 2009-07-07 10 ] | 李隆:消防队抢救人民于危难之中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把这个责任履行好,首先要把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技能锻炼好,工作要搞好。自己可以说,在部队这么多年,在各级领导的关爱培养下,自己的心态也逐渐发生变化。现在自己感觉一个人无论干什么样的工作,要有热情,要有激情,要有斗志,要忠于职守,更要乐于奉献。同时不能因为一时的不如意,而丧失拼搏进取的精神。[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您从事消防工作的职业生涯当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有哪几件?[ 2009-07-07 10 ] | 李隆:在消防工作印象最深的,可以说是很多。你在灭火救援一线的时候,你冲锋献阵的时候你眼前是危险,你背后是老百姓的期望。同时,你在工作生活中,生活中作为部队来说需要一个很好的,包括中队长时间照顾孤寡老人,照顾失学儿童,等等很多的时候我们通过这些工作,让我们同每一个人,同他的思想上,同他的工作心态上有很好的转变。[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难道面对这些危险的时候就没有挣扎过,就是思想上有没有做过斗争?[ 2009-07-07 10 ] | 李隆:如果我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话,见到这些情况可能有一些冲动我想上去,但是能不能上我自己会量力而行。但是作为一个消防兵来说这是我们的责任,无论你眼前有再多的困难,再大的危险你一定要冲上去。为什么?因为你是老百姓的救援者。在你冲上去之前你在平时要进行锻炼,从你的体能,从你的技能,从你的心态,方方面面。应该说没有金钢钻你揽不了瓷器活。所以要求我们消防官兵平常岗位练兵,在思想教育上需要有关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坚强基础,想把这个任务完成好很困难。[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你长期保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呢?[ 2009-07-07 10 ] | 李隆:应该是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首先,你要面对眼前的责任,你的工作目标,你的方向在哪里?[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平时家里人对你工作理解和支持吗?[ 2009-07-07 10 ] | 李隆:家里面,可以说前期刚开始的时候,家里面理解,但是有时候可能也有怨言,包括当时因为一直在基层,一直在一线。那个时候刚结婚的时候,家属不理解,好说李隆你卖给消防队了?[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2009-07-07 10 ] | 李隆:因为那个时候顾不了家,一天24小时,一个月30天都在部队,在基层在一线,根本回不去。这么多年过去了,家属由不理解到理解。因为感觉自己从工作上能够有现在的成就,首先是一个家庭理解支持,他们的付出,他们的牺牲。从而让我有更多的精力去放到工作上。[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家里人跟您沟通过吗?就是您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去救火的时候,家里人对你那种担心、焦急、等待这样一种状态平时给你说过吗?[ 2009-07-07 10 ] | 李隆:平时家里面,我们有一些默契了,报喜不报忧。因为那个时候,很多时候确实自己也想让父母一直在担心牵挂着自己,因为很多时候在抢险救援现场新闻媒体报道以后,家里面人看到也是提心吊胆,毕竟是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提心吊胆同时,家里人希望我要带好自己的战士,要多去学习,不要骄傲。可以说在家里面鼓舞下,支持下,自己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记得你一次爬上30多米的烟囱救人,那次特别危险,给我们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2009-07-07 10 ] | 李隆:当时那个时候环境的影响,我们登高车无法施展。那个烟囱有50多年历史了,已经风化很多裂缝,但是上面有一个人,需要救。这个需要我们平时联系的绳索救助展开救援,上去的时候需要技巧,这就是平常我们理论和施展结合出来的一些经验。当时上去以后整个重心不能太靠外。当时上去把他用绳索一点一点顺下来。[ 2009-07-07 10 ] | |
李隆:当时网上评论褒贬不一,当时正好是非典的时候。当时网上这样评论,为了一个疯女人,一个警官,一个战士把他的生命搭进去值不值得。作为我们来说我们没有用语言表达,我们用实际行动。这么多年在郑州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现场需要我们处置。我们所有的官兵都在勇我们实际行动来践行。不管他是健全也好,不健全也好,毕竟是一个生命,我们一样要去救,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 2009-07-07 10 ] | 主持人:当时你爬上烟囱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 2009-07-07 10 ] | |
李隆:没有想那么多,如果光想自己的安全的话,那不是一个消防兵。[ 2009-07-07 10 ] | 主持人:在20004年春节前期漯河市一辆载有49吨卢奇的车犯翻进了河沟,当时你也在现场救援。[ 2009-07-07 10 ] | |
李隆:因为自己以后在特殊的工作岗位上,大的抢险,一些比较特殊的我们都要进行前线救援。那也是在冬天,马上就要过年了。当时因为司机驾驶导致49吨液氯气管阀门破裂,我们作为增援前去协助当地部队进行处置。当时我们在进行堵漏,因为那天是从早上八点堵到下午四点,因为天气记忆特别深刻。[ 2009-07-07 10 ] | 李隆:当时天气特别冷,而我们的防护服因为天气冷特别硬,为了让自己身体有灵活度,穿的衣服特别少。穿个内衣,穿个毛衣直接在现场进行救援进行堵漏。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任务完成以后,当回到安全点把这些装备卸下来以后,自己的胸口,当时穿着内衣、毛衣都被漂白了。虽然我们穿的防护服是密封,当然长时间接触或多或少会受一些影响。虽然说天寒地冻,但是那个时候身上也有汗,汗水和氯气在一块,当时自己内衣胸口都被漂烂了。[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当时没有意识到这种危险吗?[ 2009-07-07 10 ] | 李隆:是危险,作为我们来说每一个现场都有危险。但是在面对危险老百姓在后面。毕竟那个时候马上就要过年了,所以说尽可能的,尽早把这个危险消除。让人民有一个平安春节。[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这个事故和北环冷库倒塌还不一样,因为有一些有毒气体的泄漏。[ 2009-07-07 10 ] | 李隆:作为氯气还说是剧毒,只要一口气进去人就不行了。作为特勤也好,包括普通的消防官兵也好,我们在进行灭火救援,抢险救援的时候每个人都要面对危险。所以说要求我们,在平常岗位练兵,大家练的特别苦。因为你没有好的技能,没有好的基础,这些现场你无法进去。每个人都是在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付出,让我们的社会,让我们的人民都平平安安的。[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过去大家只知道火灾,水灾或者更大的事情找消防。可是现在我们经常在电视上也能够看到,老百姓家里门锁了,楼上马蜂窝、戒指去不掉这些小事情也找消防支队,像这样的事情也属于你们的职责范围之内吗?[ 2009-07-07 10 ] | 李隆:人民的利益无大小,只要是人民需要我们消防队就会出现。[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很多人也认为,像处理这样的事情对你们来讲有点大材小用了,您自己是怎么看的?[ 2009-07-07 10 ] | 李隆:这并不是大材小用,作为消防部队来说他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服务不存在大小之分,只要人民需要,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消防队都会出现。[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你们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危险,在处理一次又一次的事故的过程当中,你们这个处理事故的技能是平时需要不停的参加训练吗?[ 2009-07-07 10 ] | 李隆:对,作为消防来说你需要时时刻刻面对这些灾害,需要有娴熟的技能,这些技能一方面需要我们正规的培训,有军校,作为干部来说进军校进行培训。作为部队来说有学习,有业务理论的学习,同时还有技能的训练。作为平常来说,战士的训练量是非常大,我们进行心理训练,进行体能训练,进行技能训练,进行拓展训练。作为我们来说,火怎样灭,兵就怎样练,为了能够快速把火灭掉,把老百姓从危险里面救出来,我们练好自己的业务本领。[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平时你们大概训练的时间能有多少呢?[ 2009-07-07 10 ] | 李隆:时间特别长,因为除了正课时间我们还有其他时间辅助训练。所以体能要求特别强,每天都是三公里,平常加大量五公里,包括技能,技能这一块要求我们装备。随着现在经济不断进步,可能对装备投入也特别大。我们现在高科技含量装备是特别多。[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给我们介绍介绍。[ 2009-07-07 10 ] | 李隆:现在作为我们郑州来说,从登高装备来说有54米的曲臂,52米的直臂车。作为这些特殊装备,尤其近几年在去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用的生命探测仪。包括今年我们购买了雷达生命探测仪。包括堵漏的,破拆的等等一系列的装备,每一个系列的装备需要我们人员掌握。我们要求是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您平时处理事故的的时候,有没有体会高科技装备在事故处理当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包括高科技装备与消防战士之间的关系,您感觉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2009-07-07 10 ] | 李隆:有了这些高科技装备,可以说我们消防战士在进行灭火救援时如虎添翼。很多时候靠双手是不可能的。比如在进入浓烟场所我们需要佩戴空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有一个小时的,有两个小时的,根据这种情况,现在战斗员个人防护装备,空气呼吸器,呼入器,防火灯、照明灯等一系列的装备,如果没有装备的话我们空有一身本事,因为我们也是人,没有这些装备的话我们也做不到。[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这些科技装备是很有必要的。[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在您处理事故当中有没有特别棘手,特别麻烦,令人特别头痛的事情?[ 2009-07-07 10 ] | 李隆:应该说在一些大的现场来说,都会有特别棘手的时候。而在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的指挥员心里面要沉着冷静。如果说你慌了,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那么下面的战士更不知道怎么办。所以这个时候要求我们的指挥员在现场的时候要沉着冷静,要把你的技能、你的经验,你的理论,方方面面要拿出来。去年我们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救援,我们把这些装备,这些经验融到里面,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我们的付出才能创造出奇迹。[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已经这么多年了,你能不能给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么多年来你所取得的荣誉有哪些呢?[ 2009-07-07 10 ] | 李隆:作为这些荣誉来说,知道大概有30多项。作为我自己来说,荣誉来说只能代表过去,它只能说对你过去工作一种体现,代表不了将来。[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都获得哪些荣誉呢?[ 2009-07-07 10 ] | 李隆:这些东西没有必要再过多跟大家说。这些荣誉只是对过去的一种体现,只是说过去你干的怎么样,这只是一种体现,而不是你炫耀的资本。作为我们来说,这么多年,包括自己感觉“铸就英雄是一时的,考验英雄是一世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消防兵,大家说我是英雄,可能对自己的评价太高了,因为这些工作是我们的职责。这是我们分内的事。[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刚才您在回顾一次又一次的艰苦战斗的时候是历历在目,但是让您回顾荣誉的时候,感觉对你来说也就是过眼烟云。我们还听说你有一个非常响亮的绰号叫做“敢死队长”,这个绰号有什么来源吗?[ 2009-07-07 10 ] | 李隆:这个是战士对我的评论,因为在这些现场干部需要冲锋现场,你不能说同志们给我冲上去,作为我们来说大家跟我一起上。作为干部来说,你的经验,你的临时处置能力比战士要丰富,比战士要强。在这个时候你往前冲,行动是最有代表性的,你最能带动大家的,光靠言语说不行,干部的带动作用无形中能激发战士的斗志。另外一个战士跟着你他心里面有一种安全感,这个时候我们灭火救援的时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绩。[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作为指挥者时刻面对死亡的勇敢状态,才能带领你的团队往前冲。平时你带队过程当中怎么样要求战士的,要求他们保持什么样的状态?[ 2009-07-07 10 ] | 李隆:作为一个带兵者也是对战士要求特别严,只有平时要求严战士才能发挥我们的作为,尤其作为我们特勤队的战士,大家都形成一种意识,我们平时多流汗,战场上才能少流血。只有平时把这些技能练精了,练扎实了,才能在复杂的抢险救援现场我们才能够冲进去,才能能够拿得下来,才能够把老百姓从危险当中救出来。[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不能单凭自己的一腔热血,还要凭借自己浑身上下的技能。你平时是怎么要求自己的?时刻保持“敢死队长”的状态。[ 2009-07-07 10 ] | 李隆:这也和大家一样,要求自己怎样做大家跟我一起做,要求战士做我们干部也要这样做。因为在平常,一方面自己经常学习,平常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学习,不能光等着我有一些成就了,我经验已经很好了不需要学习了那不行。待人以诚,作为战士我们在工作上要求特别严,在生活上大家是亲兄弟。做任何事情要有敬业的心态,敬业的状态去干工作,这样才可以。[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您对大家夸奖和赞誉是不是很在意呢?[ 2009-07-07 10 ] | 李隆:对我们的夸奖和赞誉,怎么说呢,可能鲜花和掌声这些奖章、奖杯来说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体现,而我们最在意的是老百姓。当我们到现场的时候,老百姓那种期望的目光的时候,因为当他们孤独无助的时候希望我们能够帮他,当我们把他们解救出来,老百姓的那种赞许目光是对我们最高的评价。[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不管是鲜花也好,荣誉也好,奖杯也好,你感觉会对你产生压力吗?包括社会对你的关注。 [ 2009-07-07 10 ] | 李隆:在早些的时候,2006年参考全国消防部队表彰的时候,回来以后有一些压力,感觉方方面面的压力。[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当时感觉什么样的压力呢?实实在在的在你工作生活中有体现吗? [ 2009-07-07 10 ] | 李隆:可能作为一个先进,受表彰了,方方面面你就要比别人要突出得多,怎么怎么样。可能无形之中会有一些压力。但是作为现在来说,感觉就是一种动力。因为说什么,大家把这个荣誉给你,他不简简单单是给你个人,而是给你这个团队,给你这个集体。包括去年自己获得七个荣誉,感觉那个时候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而是给我们这个团队,给我们郑州消防支队,给我们河南消防总队,给我们所有的官兵。作为这一块,那就是责任,就是动力。因为人民把这个荣誉授给我们的同时,一方面以前的工作大家干得好老百姓认可。同时老百姓又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干得更好,这就是动力。[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从这个压力到动力的转变,您的思想上有没有什么变化过程,是怎样一个过程?[ 2009-07-07 10 ] | 李隆:以前也是领导、方方面面大家在进行关心,进行指导。当时,平常出去和大家进行沟通的时候,前期像省市、国家组织报告团出去,当时有一种抵触,觉得我做的很平常,但是领导告诉我代表的不是自己,代表的是集体。[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平时你和战士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相处的?[ 2009-07-07 10 ] | 李隆:在工作中和战士处的应该是特别好。[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他们对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2009-07-07 10 ] | 李隆:平常在灭火救援现场的时候只要在现场,大家有一种安全感,就是再大的困难,在多危险,只要干部在场的时候大家有一种安全感。[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只要看到你大家心里就感觉安全了。[ 2009-07-07 10 ] | 李隆:在工作中大家是既敬又怕,作为工作来说,我们时时刻刻面临危险,所以我们在工作上要求特别严。平时跟大家“丁是丁卯是卯”,不能有一时懈怠,为什么?我们在平常工作中不抓严不管好,在危险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干部说,只要关键时候能够拉得出来就可以了。但是现在不是关键,而是平常,我们平常能够做得出来,关键时候那就不用说,这个时候战士也是既敬又怕。[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你刚才你谈了很多都是非常严厉的带兵状态,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状态呢?[ 2009-07-07 10 ] | 李隆:生活当中,我们对于战士家里面把这些孩子送到部队,就是想孩子在部队有一个很好的锻炼。而我们干部来说我们有责任,我们经常挂在嘴边,兵都是好兵,关键看我们干部怎样去带。我们一方面要教战士练体能,练技能,从思想上要把他理顺过来,包括人生目标,人生价值观,把他从一个普通的社会青年转变为一个优秀的部队战士。这是我们的责任。[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您平时带兵的理念是什么?[ 2009-07-07 10 ] | 李隆:可以说很多时候,在工作中,我们要教方法,要去传经验,要去给思路。很多时候战士来说当兵到部队是一种热情,一种向往。到部队以后这种枯燥,这种训练的艰苦,他们有一些思想,而这个时候我们把思路理过来。[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火光里出生入死,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多一份平安,我们也了解到这是您平时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这么做的。我们网友特别想知道,你平时怎么处理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 2009-07-07 10 ] | 李隆:作为基层干部特别繁忙。从早晨起床一直忙到晚上,夜里面还要加班再写一些教案。[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你平常忙什么,大概给我们介绍介绍。[ 2009-07-07 10 ] | 李隆:我们早上起床要和战士一起出操,出操以后检查卫生,操课的时候要和战士一起进行操课。当战士休息的时候我们干部还要把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第二天学习、训练计划教课、教案要整理。所以作为干部来说,任务量特别重,夜里面还要进行查铺。部队里面有要求,夜里要进行查铺,其中一次必须在午夜进行。[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您平常很少回家吧?[ 2009-07-07 10 ] | 李隆:在基层很少回家。我的小孩今年该上小学了。[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几岁了?[ 2009-07-07 10 ] | 李隆:6岁半了。上幼儿园,要不是孩子幼儿园毕业开家长会,我还不知道小孩到底上哪家幼儿园。因为我根本没有去接过没有去送过,因为在基层,在部队没有时间照顾小孩。[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孩子跟你交流多吗?[ 2009-07-07 10 ] | 李隆:很多时候都在打电话。在孩子2岁左右,3岁的时候,一看到电视画面有救火现场就赶紧给我们打电话。说爸爸你该出火场了,很多时候像小大人一样在嘱咐我爸爸你出火场要小心啊!所以那个时候感觉,家里面很幸福,但是同时因为工作需要,你无法抽出时间照顾家里面。[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有没有当家里特别需要您的情况下,您根本就走不开?[ 2009-07-07 10 ] | 李隆:确实很多。因为每个家庭来说,当出现困难的时候,作为我自己来说无法出现的在家人面前。那个时候是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母亲出车祸,父亲又住院了,就我老婆一个人在忙。而自己那个时候部队正好在搞“百日体能大练兵”,是最繁忙的时候根本回不去。这些情况是以后才知道的。[ 2009-07-07 10 ] | |
主持人:家里出现这么大情况,自己根本不知道。 [ 2009-07-07 11 ] | 李隆:自己为什么在工作上有这么多精力,就是家里人支持。形成默契就是报喜不报忧。[ 2009-07-07 11 ] | |
主持人:之后知道家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自己心里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2009-07-07 11 ] | 李隆:那个时候感觉自己确实很对不住家里面,父母把自己养这么大,家里面需要你的时候,你不能出现在面前感觉是不孝。但是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作为那个时候我们特勤队正在搞“百日大练兵”。我穿这一身军装,我可以为当一个好兵在努力、在拼搏,在奉献。但是作为家里面还说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孩子,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子,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2009-07-07 11 ] | |
主持人:看到您的事迹之后,央视一位网友发帖子说您是新时代的“消防英雄”,那么多消防官兵战斗在第一线他们也很优秀,为什么你能成为英雄呢?[ 2009-07-07 11 ] | 李隆:我刚才说我还是一个普通的消防兵,我并没有把自己当做英雄。作为这个同志,我们刚才说了这个“英雄”的称号不是授给我个人的,而是授给我们这个团队,我们郑州市消防支队,我们河南总队,我们全国消防部队。所有的消防官兵都在为了自己心中那种向往在默默的付出,在默默的奉献。很多时候,这些英雄来说,他是通过这个点来体现这个面,通过他这个人来体现他这个团队。作为我们每个人来说大家都是为了这个梦想,为了自己的追求,为了自己团队争光添彩。[ 2009-07-07 11 ] | |
主持人:你个人对于“英雄”的理解是什么?[ 2009-07-07 11 ] | 李隆:我刚才说了,铸就英雄是在一瞬间,考验英雄是一生一世。我们瞬间可以造就英雄,但是在你有壮举的时候,在以后的工作你能否一如既往。[ 2009-07-07 11 ] | |
主持人:时时刻刻保持。[ 2009-07-07 11 ] | 李隆:这是最重要的心态,这是我们这么多优秀的,包括所有的消防官兵,大家都有这种心态,不管任何时候我们时时刻刻都要自己知道的责任,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如果你有骄傲自满的情绪,感觉自己小有成绩了怎么怎么样了,那你的工作,你的道路不会很长。[ 2009-07-07 11 ] | |
主持人:您的事迹被报道之后,您会经常面对媒体吗?[ 2009-07-07 11 ] | 李隆:应该会,媒体进行采访沟通的时候,采访的不是你而是这个集体。[ 2009-07-07 11 ] | |
主持人:刚才聊天时候感受到,在讲到危险的时候,从不用“我”这个字,都是讲“我们”。[ 2009-07-07 11 ] | 李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作为消防每个环节需要大家配合。在现场我们首先进行侦查,侦查的时候需要干部和班长进行侦查。在灭火的时候需要一号手、班长进行施救。每一个现场,是团队是每个人大家共同付出,而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到的。[ 2009-07-07 11 ] | |
主持人:自己有没有总结过在面对媒体的时候应该掌握什么技巧?[ 2009-07-07 11 ] | 李隆:面对媒体没有什么技巧,感觉就是自己平常工作。你不需要用太多语言,不需要太多修饰,把自己在工作当中的一些想法,一些理念,一些感受说出来,这样的话没有什么激动,说不出来,没有那种。[ 2009-07-07 11 ] | |
主持人:在跟媒体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令你比较难忘的事情,包括好的不好的。[ 2009-07-07 11 ] | 李隆:和媒体打交道好的方面,确实因为作为消防部队来说,让老百姓去知道,去理解、去支持、去关爱,主要是通过我们新闻媒体这种途径。如果说没有新闻媒体的报道,没有我们记者辛辛苦苦在一线去跟踪去报道我们这些事迹,人民群众不可能了解,不可能知道消防是干什么的,不知道消防为什么这样苦这样累。这样来说,我们应该感谢人民,感谢媒体。如果没有媒体对我们这种报道,老百姓不可能对我们这种敬重。[ 2009-07-07 11 ] | |
主持人:当你知道被评为“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的时候自己什么感受?[ 2009-07-07 11 ] | 李隆:被提名“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不是我个人,是我们这个团队,是我们郑州支队所有官兵,是我们河南消防所有官兵。可以说是我们大家所有的官兵在一线、在拼搏进取,而是我们这种精神,这种工作作风得到了人民的认可。不管评选的结果如何,我们每一名官兵都会一如既往的在基层一线去拼搏,去付出。[ 2009-07-07 11 ] | |
主持人:跟您谈话当中能干感受到,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李隆就是这样从火场到废墟用自己的果敢和忠诚书写着消防官兵的壮丽人生。我们也感谢李队长来到新华网接受我们的访谈,也感谢广大网友,再见![ 2009-07-07 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