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兴盛陶瓷有限公司
关于年产150万平米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
项 目 简 介
林州市兴盛陶瓷有限公司系林州市办工业十三家支柱企业之一。占地123.6亩,位于林州市兴林路1号,企业性质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王林吉,
直属林州市经贸委领导,现有职工543人,总资产442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3521万元,资产负债率为73.04%,因企业仅从信用社贷款150万元,未参与银行信用评级。扩建前年生产玻化砖能力为200万平米,本项目完成之后年生产能力为400万平米,销售范围为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区域市场占有率为10%左右,
工艺及设备技术整体引进意大利九十年代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陶瓷玻化砖生产线。近三年年平均销售收入3800万元, 平均年上交税金250万元左右。
1、项目建设地点
由于本项目产品与老产品生产工艺略有不同, 按新产品工艺及技术要求新上一条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地点仍在老厂区预留位置扩建,可节省土地及生活等基础设施费用。
2、项目建议规模、产品方案及主要建议内容
本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150万平米,由于该项目产品是将微晶玻璃嫁接在陶瓷坯体上, 可随意开发各种花色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产品规格为600×600×12mm、600×900×14mm、800×800×14mm、1000×1000×14mm,也可为用户定制特殊规格。
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为:抗折强度≥30mpa,光泽度≥85,莫氏硬度5-6级, 耐酸碱性≤0.2%。该项目需配置的主要装备包括:长度为193米、
跨度为18米的主体车间,五台15吨磨机;日产150吨粉料喷雾干燥塔;引进意大利3600吨压机一台;国内最新2.5m×140m的宽体辊道窑炉一条;可抛1米×1米的抛光生产线。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纯微晶玻璃板属于顶尖高档装饰材料, 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十分盛行,但由于其生产成本高, 市场售价也高(国内一般在500-700元/m2,国际市场300美元/m2左中)。
无疑成为推广应用这种新兴材料的瓶颈。
为了寻求低成本、适应辊道窑连续生产的方法, 使微晶玻璃建材走进千家万户, 我公司和北京德然陶瓷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成功地把微晶玻璃复合于陶瓷坯体上,
开发出了质量和花色均优于纯微晶玻璃板和高档花岗岩特性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并已申报国家两项发明专利, 其中一项已获得国家批复(专利号00100030.6)。
本项目产品制造成本在120元/m2以下,成品率在85%以上,且能自动化连续生产,因此可以按微晶板的50%价格供应市场,据市场调查,
近年来国内墙地砖销量一般维持在年约13亿平方米左右, 假如该项目产品占市场销售量的10‰,那么年需求量应为1300万平米,销售空间十分广阔。按该项目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平方米计算,年实现销售收入21000万元,创利税6760万元。况且,经合作单位索检,国际国内尚无同类产品,为此,
市场不存在竟争。
4、项目技术水平
本项目技术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压制砖坯、 干撒微晶玻璃粒料、辊道窑连续烧成、 抛光等所有工序的生产效率极高。 因此比起国内纯微晶玻璃板生产时的人工填料、梭式窑间歇运转、手工操作抛光来说,其技术先进可行。
而且该项目产品经过不同窑炉、不同的燃料结构(煤气、 轻柴油、天然气)、不同的烧成制度的连续试验, 均取得成功,说明了该项目技术的成熟性及可靠性。
5、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5197.2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497.98万元(含引进设备用外汇35万美元),铺底流动资金699.26万元。资金来源:申请国债资金3000万元,企业自筹2197.24万元。本项目可研报告已经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预计产业[2001]1776号批复。截止到2003年6月底,企业已自筹资金完成了本项目的70%,现申请国债资金1000万元扫尾配套,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6、项目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21000万元,利税6760.81
万元,其中利润总额4676.14万元,税后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45.54%,全部投资回收期3.82年。 本项目建成投产可按排就业岗位261个,既为社会减轻就业负担,还为当地原材料开发利用提供了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