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报道
新闻出处: 新华网河南频道 新闻作者: -
漫说“木兰”
  编者按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民族。五千年文明来自长时期的历史积淀,众多仁人志士所具有的纯洁善良、勤劳勇敢、保家卫国、渴望和平等诸多优秀品质也逐渐化为民族的品格,民族的气质,民族的精神,并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和敬奉,在新的时期又被赋予新的内涵,得以继续发扬光大。巾帼英雄木兰的身上便汇聚了中华民族劳动妇女的种种美德,她所体现的木兰精神与木兰文化时至今日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而今木兰形象又将随着《木兰从军》邮票的发行再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理应成为一种自豪和骄傲,引起关注。这里编发一组文章,让我们再次认识不朽的木兰。
  木兰的故事,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可以说有口皆碑,耳熟能详。岂止是中国人,就是日本、朝鲜和东南亚,乃至欧美许多国家,对中国的木兰也不陌生,特别是那些身居海外的华侨,更以有这位非凡胆识、传奇经历的中国女英雄为荣。
  木兰形象与《木兰诗》之所以传播久远,千古流芳,受到不同社会、不同阶层的广泛喜爱———尽管这种喜爱存在着时代、地域或阶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即在于她所具有的巨大的历史社会意义和深厚的人民性。
  木兰这一女性形象在当时中国文坛上的出现,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她反映了千百年来人民的美好理想和强烈愿望。此前,中国古典文学中不无赞美正面的女性形象,诸如代父赎罪的缇萦,秦女休以及庞娥亲等。但像木兰这样创造了英雄业绩———胜利地承担了最艰巨的、在古代只有男子才能承担的从军战斗任务———的英雄,还不曾有过。她第一次显示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男女平等的观念,肯定了普通劳动妇女所禀赋的智慧和才能,证明了女子与男子一样有能力做出英雄业绩,提出了女子有权利受到和男子同等看待的时代课题,为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生活史开启了新的纪元。
    木兰形象,有现实的依据,更有劳动人民对理想的寄托。她作为一个个体形象,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但通过她又反映了那个时代劳动人民整体的思想和情绪。现实与理想、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木兰诗》对木兰形象的成功塑造,歆动了历代文人学士,或撰文,或赋诗,或歌颂,或作史事考证。许多地方还修祠建庙,以示彰扬。有些省府州县,在纂修方志时,也以能与英雄同乡为荣,搜集艺文,为之立传。民间传说,更是多彩多姿,历久不衰。明清以来,以木兰为题材的剧作、曲艺、小说、弹唱、绘画等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近代以后,木兰事迹复被译成多种外文流传海外。五十年代,毛泽东主席曾用长达8页41行的篇幅,亲笔手书《木兰诗》全文,这成为毛泽东手书古诗词中罕见的长篇长卷墨迹。美术方面,我国著名画家刘旦宅教授精心绘制的工笔彩画《木兰从军》,形象生动、感人至深。音乐方面,青年作曲家张一兵先生以《木兰诗》为基础,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木兰颂》,气势雄浑、意蕴深厚,富有浓郁的中原地方特色。武术方面,应美凤女士编创的“木兰拳”由沪上江浙,进而风靡全国。地处黄河之滨的河南省虞城县,曾于1993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俗传木兰生日,举办了首届“木兰文化节”和“木兰学术研讨会”。不久前,木兰的传说和形象也被美国搬上了银幕,动画片《花木兰》一经上演,便轰动欧美。可见,直到今天,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木兰精神与木兰文化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历代学人探讨木兰,研究《木兰诗》,大都把木兰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来看待,相信木兰确有其人,实有其事,在考证木兰的姓氏、里居、时代,以及种族等问题上花费了大量的功夫,也出现过不同的意见。早在唐代,李亢《独异志》中即提出“古有木兰女”的看法,白居易也认为“诚有其人矣”。宋人别集、笔记和方志对木兰问题的探讨日渐增多。时至明清,尤其是民国以来,商讨更为激烈。如关于木兰姓氏,有魏姓、木姓、朱姓、花姓、穆姓诸说;关于木兰里居,有宋州、谯郡、魏郡、完县、延安、黄陂、武威诸说,河南省《商丘县志》则说她是虞城营廓人,似以《商丘县志》的说法比较合理;关于木兰所处时代,汉、魏、晋、齐、梁、北魏、隋、唐各说均有;关于木兰的种族问题,则有汉族、鲜卑族两说。
  木兰故事,至今到处传颂;木兰形象,至今光彩照人;木兰精神,必将激励华夏儿女共同在二十一世纪中建设一个繁荣、富强、幸福、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 苏丽湘)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热线:xinwenrexian@xinhuanet.com


分社总编室: 0371-5582029
0371-5582030
主编电话: 0371-5582130 值班电话: 0371-5582171
新闻热线: 0371-5582130
0371-5582002
频道传真: 0371-5582129 分社传真: 0371-558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