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城 县 简 介
    方城地理位置优越。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盆地北缘,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良好,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10天,年降雨量810毫米。山地、岗丘、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地质结构稳定。全县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人口100万,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
    方城基础条件较好。方城北临平顶山煤海,西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鸭河口火电厂,位于华中电网中部,国家规划中的南水北调大型水利工程将穿县境而过。富水近煤临电网,能源地位条件好。全县现有11万伏输变电线路2条,11万伏输变电站1座,35千伏输变电站10座,10千伏配变电线路56条,线路总长4500公里。全县水资源总量11.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402.3立方米。
    方城交通、通讯便利。焦枝铁路、郑(州)、南(阳)公路穿境而过,贯穿方城全境的许(昌)南(阳)高速公路即将动工建设。县城距南阳机场50公里,距郑州机场和洛阳机场均180公里。县内通讯设施日趋完备,国内国际直拨电话、传真、移动通讯、无线寻呼、国际互联网等高科技通信手段构成了多功能全方位的大通信支架。
    方城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29个矿种,探明储量的10种。主要矿种有金、银、铅、锌、铝、钛等金属矿藏和萤石、滑石、钾长石、白云岩、硅石、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藏。 其中,金红石矿纯金属钛储量110万吨,白云岩储量3亿吨,滑石储量8000 万吨,年加工滑石粉能力30万吨,萤石储量1000万吨,年采矿能力5万吨,均为全国大型矿床之一。

    方城农业开发潜力巨大。全县总耕地面积153万亩,林地62万亩,牧地79.7万亩,水面26.4万亩。方城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绿豆、红薯、棉花、烟叶、花生、芝麻、油菜籽、小辣椒、香菇、蔬菜等。畜禽养殖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南阳黄牛、瘦肉型猪、山绵羊、肉蛋鸡品种优良,商品率高。方城是南阳黄牛生产基地县和河南省生猪出口生产基地县。目前,以烟叶、红尖辣椒、蔬菜为主的高效种植业,以牛、猪、鸡为主的饲养业和以香菇、黄背木耳等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全县三大主导产业。

 

      方城工业基础具有一定规模。现已拥有机械、纺织、建材、化工、冶金、五金、食品、酿造、饲料、粮油加工、矿石采选、工艺美术等多种生产门类。主要产品有轴承、铁丝、铁钉、涤纶长丝、水泥、钙镁磷肥、碳氨、电解铅、滑石粉、萤石块、萤石粉、地毯、绣品、山楂醋、牛肉干、牛肉罐头、粮油食品、冷冻蔬菜、酒精、白酒、饲料、工艺黄石砚台、雕刻石猴等。 方城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
    目前,全县共获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19家,投资领域涉及食品加工、矿产加工、饲料加工、金属冶炼、金属制品、塑料包装、娱乐服务、工艺美术等行业。出口贸易日益扩大。全县已有多家工、贸企业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出口的主要品种有铁丝、铁钉、轴承、萤石块、萤石粉、滑石粉、金属镁、地毯、绣品、棉巾、肉类食品、冷冻蔬菜等30多个品种,销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方城城市建设、文化教育、广播电视、医疗卫生日臻完善。仅县城就有初、高中及中等专业学校20所,影剧院、歌舞厅10多家,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高级宾馆、娱乐场所10多处,医院及各类门诊部50多处。县内开播有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可播放20多套节目。城区道路、供水、供电日益完善配套。这些建设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方城山川秀丽,文化名胜较多,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城——楚长城、号称北武当的道教胜地黄石山,汉代湖阳公主修行的炼真宫,始雕于北魏年间的佛沟摩崖造像,元代四大名刹之一的普严寺,东汉光武帝刘秀“扳石得泉”饮马处扳倒井,三国时期刘备“火烧博望坡”遗址等古代名胜,以及建筑别致新颖、水秀山青的避暑游乐胜地望花亭水库、鸭河口水库,有峰秀谷幽,林翠泉清,风光迷人的大乘山、七峰山等自然景观。方城的民间艺术源源流长,闻名遐迩的文房瑰宝中国五大名砚之一的黄石砚,始创于汉代,盛于宋,辉煌于当今,雕工精湛,勘称一绝,古代大书法家米芾、黄庭坚,当代大书法家启功等曾挥毫泼墨,予以高度赞誉。 广交朋友,真诚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这是我们的真诚愿望。我们热诚欢迎国内外客商和各界朋友前来旅游观光,投资经商,共图宏伟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