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朝阳 袁月明
在河南省南召县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库房里,29条纹饰精美的“波斯风”手工真丝地毯正被卷起打包,通过海运发往美国。一个月后,它们将出现在纽约街头的地毯商店,供顾客选购。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整理制作好的真丝地毯(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买家是美国老客户,每年都要交易七八次。”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俊克介绍,手工真丝地毯被称为“软黄金”,29条地毯的批发价为10.5万美元,而零售价可能是批发价的数倍乃至十数倍。
发源于伊朗的波斯地毯因丝质柔软、花纹精美广受消费者青睐,但很少有人知道,距离波斯地毯发源地5000余公里的中国中部城市南阳一度织出全球80%左右的手工真丝地毯。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整理制作好的真丝地毯(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有悠久丝织传统的南召是“中国柞蚕之乡”,也是南阳的织毯中心。20世纪80年代,南召瞄准国际市场,以柞蚕丝为原料编织波斯风格的真丝地毯,因工艺精美、色泽艳丽、柔韧耐磨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孙俊克是南召县最早的一批“背毯人”,20余年前,初中毕业的孙俊克就背着地毯到北京推销。“守在大使馆附近向外国人推销,语言不通,就用手比划,拿计算器打数字报价。”孙俊克用肢体语言掘得第一桶金。
如今,他的公司已成为南召地毯加工龙头企业,生产1200余个类型的手工真丝地毯,产品销往迪拜、俄罗斯、美国等30余个国家,年销售额约1亿元。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编织真丝地毯(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绘图、配线、挂经、编织……南召真丝地毯需要数十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由于工序繁杂、工时漫长,尽管当地已有不少地毯加工企业,“织女”代工仍是重要的加工方式。
河南盛明实业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编织真丝地毯(7月17日摄)。
在南召,40岁以上的女性多数伴随织机声长大,技术娴熟的织毯女性被称为“织女”。41岁的南召县石门乡石门村“织女”张平15岁就跟姐姐学习织毯,如今,她虽经营起小超市,但织机仍伴她身边。
这是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楼梦》主题真丝地毯(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坐在织机前的矮凳上,张平手捏丝线在悬挂的经线间快速穿插,一幅幅图案在以月计时的编织中缓慢形成。
“我现在空闲时织地毯,一天织5个多小时。”张平说,她正编织的长5英尺(1英尺约等于30厘米)、宽3英尺、密度为210道/英尺(即1英尺内平行排列210条丝线)的地毯属于工艺简单的类型,但仍需数月时间才能织完,她每月能拿到1000元左右的代工费。
河南盛明实业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编织真丝地毯(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据介绍,当地织女最多能织出1200道/英尺的真丝地毯,需要在1平方英尺范围内用丝线重复打结144万次。但这样精致的手工制品因工艺繁杂、价格高昂,现在已很少编织。
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不景气,国内人工成本增加,南召真丝地毯产业显出疲态。但当地的年轻人正积极寻求破局之道。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晾晒制作好的真丝地毯(7月1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家族企业未来掌舵者孙健珲认为,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和销售方式变革,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形成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是出路所在。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晾晒制作好的真丝地毯(7月1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如今,织有清明上河图、丝绸之路等图案的“中国风”地毯在南召多了起来。“我们注册了品牌,创新图案,优化工艺,做线上推广,现在国内市场比重已上升至40%,未来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孙健珲说。
南召年轻一代“地毯人”希望改变当地地毯企业在产业链条中的“加工厂”定位,在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积极争取利益,让南召手工真丝地毯继续“铺”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