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门 堤
返回
六门堤是汉代稂县湍河截流工程。也是召信臣兴建的数十处工程中最著名的一处,现存遗址有岔股路村北渠首和通往韩凹村北的槽渠一段。
据记载,西汉建昭五年(公元前34年),南阳太守召信臣“断湍水,立石碣、开三门、提水位、灌良田”。最长的渠道系由闸门渠首向东修干渠,经穰县城向东北,再折向东南进入新野,全长二百里。沿干渠筑陂、堰29处,受益面积三万顷,元始五年(公元5年) ,更开三门为六石门,故号六门堰(水经湍水注作六门堤)
,灌溉穰、新野、朝阳三县土地五千余顷,西汉末年,六门堤系统失修。东汉建武七年(公元32年) ,南阳太守杜诗修复六门堤,并加以扩展,将陂堰增至31处,受益面积四万顷。汉末毁废。西晋咸宁年间(
275-279年)。镇南大将军杜预驻节南阳,太康三年(282年)“复更开广利加于民(六门侧犹有六门碑,乃部曲主安阳亭侯邓达等太康五年立)”。“修召信臣遗迹,引湍澈诸水灌田”,修复六门堤,并延伸到襄阳,陂堰增至44处。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三百余年战乱,水利失修。刘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沈亮任南阳太守期间,曾修复古代水利工程,但缺乏详载。北宋真宗时邓州知州谢绛按如召信臣六门陂故址组织兴修,复壅湍水注钳卢陂溉因,兼障湍水泛滥之害。部分恢复六门堤灌溉系统,受益面积三万顷。北宋末年再次废弃。明洪武初年,邓州知州孔显始稍加疏导,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六门陂系统恢复到引陂堰。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知州王道升再次组织修复,发展到38陂14堰。崇祯(1682-1644年)以后又失修荒废。
六门陂系统“下结二十九陂,诸陂散流,咸入朝水(刁河)”。诸陂蓄水,相互补充,形成排水、蓄水、灌溉相结合的水利体系。像这种“长藤结瓜”的独特的水利形式,标志着西汉时期南阳郡水利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六门堤为研究这一工程提供了可靠的实物材料。
六门堤位于邓州市西城区新西小学院内。南边紧靠豫53线,进出方便,位于武汉—西安—郑州大三角和南阳—襄樊—十堰小三角中心。东距南阳诸葛亮躬耕地卧龙岗50公里,南距襄樊隆中60公里,西距亚洲第一人工湖、丹江口水库150公里,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40公里,西南距道教圣地武当山150公里,西北距历史文化名城西安300公里,北距佛教圣地嵩山少林寺200公里,并与邓州市编外雷锋团展览馆、福胜寺塔、宣圣庙景区、花洲书院形成了一个不足5公里远的游览环线。
六门堤是邓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树有标志。新西居委会设专人负责看护。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