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台声》杂志2000年第12期发表《邓州有个台湾村》一文以后,一些新闻媒体纷纷派记者前往采访,一些学术团体专家学者也前往走访调研等。
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的庙沟河畔,有一座著名的“台湾村”。该村陈氏家族的始祖依那思罗,系台湾高山族人,于300多年前自台湾到此屯垦定居,发展繁衍至今,已13代,42户,200余口人。尽管他们仍保留着部分台湾嘉义县阿里山土番(今高山族曹族)的生活习俗,但因始祖的墓碑、祠堂早年被毁,缺乏实物和文字根据,仅限于口头传说。
2002年10月14日,邓州市派员赴郑州向参加河洛文化会议的全国台联有关领导,汇报了“台湾村”的情况,副会长苏民生、研究室主任李廷、副部长蔡宁等领导认为,邓州发现这么大的台湾高山族家族,这么大的群体,在祖国大陆还是首例。希望认真细致地进行调研,收集挖掘有关历史文化资料,一旦有了实物或文字根据,可组团赴台湾和那里的高山族同胞认亲联系,加强民族团结。
之后,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终于在“台湾村”依那思罗十二世孙陈堂三(小学校长)家,发现了珍藏多年的《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家乘,即家谱。该家谱系依那思罗的七世孙陈道平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所编纂,为古宣纸毛笔手写,破损泛黄,不堪抖擞,距今已有135年的历史。家谱中的目录显示,其全部内容共分六大部分,遗憾的是,后两部分“列传”和“后记”尚未发现。
家谱对依那思罗的家事及本人的生平事迹记载比较详细。依那思罗善骑射,精武功,原系台湾诸罗县阿里山土番猫地干社人,其父实叮依那参加郭怀一起义,在同荷兰人作战中阵亡;他同哥哥依那吐拉于明永历辛丑(公元1661年)加入郑成功大军,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以后,哥哥又回到山社(部落),他本人留在郑军,几经周折成为部将黄廷的马夫。郑成功去世后,郑氏集团内部矛盾加剧,黄廷将军以国家统一、民族大义为重,毅然率部归降清朝,后又奉命率部到邓州屯垦。依那思罗是年22岁,跟随黄廷到邓州屯垦定居后,就地结婚成家,遂以妻姓谐音改汉姓名陈年,所生四子及后代子孙均以陈为姓。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黄廷又奉命率邓州垦兵从施琅征服台湾。依那思罗虽在内地已有家室妻小,但始终未忘故土,总想有一天举家迁回台湾居住。所以在这次出征时,将老二、老三两个儿子带回台湾加入土番山社,待他日后告老还乡时再举家搬迁。不料在这次征服台湾后,他又随黄廷班师回邓,自此再无回故岛的机会,仍携妻带小和其他垦兵一样,边务农桑边习武功,以待国家战时征调。为国家巩固、百姓安居,依那思罗跟随黄廷曾数次出师征战,屡立战功,最后升任参军副将,享年72岁客卒邓州。其后星转斗移,兵荒马乱,他在大陆和在台湾两地的后裔子孙,互无往来,音信全无。
家谱又记载,依那思罗去世后百余年至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赖文光率捻军从邓州过境,有一士兵陈阿让,来自台湾阿里山土番族,系依那思罗的六世孙,顺便到陈氏家族来寻亲祭祖。据他介绍说,当年始祖的次子陈元勋被送回部落后,改番名为思罗邓勋,其后裔聚落的村庄称“陈井寮”;第三子陈元杰改番名思罗垦杰,其后裔聚落的村庄称“陈厝寮”,他系陈元杰的五世孙。因当时陈阿让急于追随部队,对台湾方面的情况介绍得很少。
所以,家谱只记载当年依那思罗马载二子回台湾,按部落规定入番籍,以及此二子的番名和后世的聚落村庄,未记载以后发展繁衍的历代人物。而对在邓州定居繁衍的伯季二宗,即始祖依那思罗的长子陈元珍、第四子陈元珠及其后代记载的无比详细。共8代36人,其中大门23人,第四门13人,又16人有传记等。与现在“台湾村”的陈氏族人相传的辈辈相符,门门相照。
综观全部家谱内容,同是一个祖先依那思罗,其在海峡两岸的子孙后代都姓陈,又都为高山族,然而家谱所记载的内容却一简一繁。所以严格地说,此应为邓州高山族陈氏的半部家谱,另一半应存于台湾嘉义县阿里山曹族陈氏家族,待整理编纂后二者合一,才是一部完整的高山族陈氏家谱。
如今邓州“台湾村”的陈氏家族,已整修了始祖的坟墓,刻勒了墓碑,又修建了牌坊门楼等。当他们从家谱中得知台湾的两支宗亲时,无不激动万分,欣喜若狂。一致认为,如今国家太平,日子富裕,或组团赴台湾,或邀请台湾的族人回大陆,双方续宗排辈,祭祀先祖,共同续编纂修一部完整的高山族陈氏家谱,以偿列祖列宗之夙愿,实现子孙后代的企盼,那将是何等的幸事啊!
葬中原,魂归阿里山
“河南有个‘台湾村’”系列之一
“放心地回去吧,回到大洋彼岸!那里有阿里山,那里有日月潭!”在南阳邓州,有这样一个家族,每当老人走了,他们都会唱起这样的挽歌为死者的灵魂送行。
300多年世居邓州的这个家族,为什么总魂牵梦绕那遥远的阿里山、日月潭?他们为什么祈祷着让死者的灵魂回到大洋彼岸?
神秘家族:他们的风俗不一般
“爹(妈)呀!回去吧,放心地回去吧,回到大洋彼岸!那里有阿里山,那里有日月潭!”
这念念有词的歌唱,在南阳盆地的深夜里,伴着星星,和着月亮,已经连绵不绝地唱了300多年。这歌声,风听过,雨也听过,大地听过,河溪也听过……
也许因为这只是一曲挽歌,也许因为这歌词外人听不明白……总之,这个家族唱了300年的歌,并没有引起外人的关注。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让死去的爹妈回到阿里山,回到日月潭。
第一个留心这挽歌的,是当地台办的涂征。
那是20多年前,涂征接了个任务,就是调查邓州闽营人的情况。出了邓州城,在邓(州)内(乡)公路两旁长约20公里的狭长地带,住着约3万闽营人。说起闽营人,就不能不说郑成功。
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郑成功不幸逝世。不久,郑氏集团发生了以争权夺利为目的的内讧。由于对内讧不满,在收复台湾中立过大功的黄廷将军,率军北上,归附清廷。黄廷率军行至卢沟桥时,康熙传旨,封黄廷为慕义伯,令其自卢沟桥南下,沿途疏散士兵。黄廷接旨后,立即率军南下,沿途设“官兵里”安置士兵,让他们边农桑边练武,以待国家战时征调。这些士兵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免除徭役赋税”。
就这样,十万大军像撒豆子一样撒了一路。至邓州,黄廷将军把最后的5营亲兵计5600人,撒在了邓州到内乡的长达45华里的官道上。因为黄廷将军的官兵都是闽南人,故在邓州,这些人及其后代有一个共同的称谓——闽营人。
在调查闽营人的过程中,涂征发现,聚居在邓州城西15公里处的庙沟河畔即张村镇上营村下营组的陈氏家族,与闽营人不同——
在这个家族中,老人死后,放在房子中堂的棺材是横着的,且大头朝东。在出殡的当天凌晨,他们一边唱挽歌“爹(妈)呀!回去吧……”一边在棺材上跳来跳去。这种习俗,他们称之为“跳棺”。“跳棺”时,要身背包袱,手撑雨伞;出殡时,棺材小头朝前,大头朝后;入土时,棺材下面要放一块木板……
“放心地回去吧,回到大洋彼岸!那里有阿里山,那里有日月潭!”这挽歌的指向很明确,就是希望死者回台湾。经了解,棺材横着,大头朝东,是为了让死者的头朝台湾方向;“跳棺”者身背包袱,手撑雨伞,包袱内装的是冥币,供死者路上用,撑伞是护罩死者的灵魂(灵魂是不敢见天的),让灵魂回台湾;出殡时,棺材小头朝前,大头朝后,是无奈之下死者在此下土,想的还是回台湾;入土时棺材下面放一块木板,是好让死者灵魂漂洋过海,还是回台湾……
这个家族有200多口人,在长相上,脸都长长的,鼻都高高的,眉骨额骨突出,眼窝内陷,皮肤呈深黄色;在爱好上,该家族的人善骑射,喜狩猎,喜捕鱼弄水;在风俗上,该家族的人遇红白大事,就跳舞,就唱歌……
这个家族的老者告诉涂征:“我们家族的人,都是台湾高山族的后裔!”问问周围的闽营人,他们也都管下营组叫“台湾村”。
据老人讲,他们的始祖公叫依那思罗,是黄廷将军的马夫。以前,这里还有依那思罗的墓地,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了。
依那思罗:“台湾村”的始祖公
依那思罗是台湾高山族人,其父亲叫实叮依那,系台湾嘉义阿里山南麓猫地干社(部落)人,在参加郭怀义起义抗击荷兰侵略者时阵亡。实叮依那阵亡时,他的儿子依那吐拉8岁,依那思罗6岁。母子三人后来依靠部落里其他人的接济,相依为命。郑成功大军攻打台湾时,为报父仇,依那思罗哥俩都参加了打击荷兰侵略者的战斗。战斗结束后,哥哥回到山上,依那思罗留在军中,成为黄廷将军的马夫。
随黄廷将军来到邓州时,依那思罗才20多岁。当时他很想远在台湾的家,但又不想离开黄将军,常因想家而流泪。黄将军心里也明白,康熙皇帝不会让他和他的士兵再回到闽南自己的家了。因为那时东南沿海还不太安定,让一个降将拥兵十万,盘踞东南,对清廷来说,那太危险了。在这种情况下,黄将军做媒,给依那思罗找了个当地岑姓的妻子,结婚那年,依那思罗22岁。
高山族当时实行“父子连姓”,如依那思罗的父亲叫实叮依那,依那思罗就取父亲后面两字作为自己的姓,叫依那思罗。说白了,尚处于原始状态的高山族,当时还没有姓。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高山族,当时也没有统一的称谓。高山族是1950年之后,我们确定的对台湾土著民族的称呼。依那思罗很善于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婚后,他以妻姓“岑”的谐音,改姓汉姓“陈”,取名“年”。依那思罗所生的4子及后代子孙,遂以陈为姓,繁衍至今。如今在邓州,依那思罗的后代有200多人。从依那思罗算起,他们已传了13代。
依那思罗的后裔、65岁的陈相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始祖公临终嘱咐后人,一定要将他的遗骨迁葬回岛。此遗言为后辈代代相传,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依那思罗夙愿未偿。这也是陈家后人总唱“爹(妈)呀!回去吧,放心地回去吧……”的原因所在。
依那思罗生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享年72岁。2002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十六),邓州陈氏家族借纪念始祖诞辰356周年之机,将陈年夫妇之墓重新修葺,并刻制墓碑,以示永远的纪念。在村口,陈氏家族新建了一座牌坊门楼,上嵌“台湾村”三个大字。门楼上还有两副楹联:祖启台湾源华夏,宗屯邓穰融九州。精诚团结盼台湾回归,同舟共济促祖国统一。
陈氏家族始祖公依那思罗在邓州“安营扎寨”的那一天,是腊月二十四。“始祖公发现错过了小年,就在二十四过了小年。现在过小年,我们都是二十四过,这也是从始祖公流传下来的。”陈相富说,“结婚时,我们无论男女,都要穿得花花绿绿的,还要载歌载舞,这和附近的村子也不一样。另外,我们管爹叫dia,妈叫na,爷叫zao,奶叫ma,哥叫xiang,姐叫bie,姑叫gao,姑奶奶叫gaobao等,和当地的叫法很不同,至于其他语言,差不多都当地化了。”
依那思罗去世后,其后裔始终没有离开始祖创业的地方——庙沟河畔。他们与当地人和睦相处,共求发展。如今,“台湾村”人主要以收购、加工、销售废塑料为业,并开展多种经营。目前,“台湾村”已成为邓州、内乡、淅川的废旧塑料加工集散地。全村42户人家中,将近30户从事废旧塑料的加工和经营,其中有10多户成了家产50万元以上的富户,家家盖有新楼房。陈氏家族200多人中,初中文化以上的有50多人,专科以上17人,国家工作人员和从事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的34人。
2002年年底,陈氏家谱的发现,证实了“台湾村”的由来是信史,也让我们知道,邓州的陈氏家族,只不过是依那思罗长子、四子的后代,而依那思罗的二子、三子,却又被送回台湾……
一脉血,两岸流淌300年
“河南有个‘台湾村’”系列之二
300多年前,来自台湾的依那思罗,在中原大地上娶妻生子。在四个儿子中,次子陈元勋、三子陈元杰被依那思罗用马驮回台湾,重又入番,改番名为思罗邓勋、思罗垦杰;而在邓州定居的长子陈元珍、四子陈元珠的200多个后裔,在发现《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后,也于2002年年底全都告别曾经的汉民族身份,改为高山族。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也是一段血脉相连的佳话。
发现家谱:传说成了信史
老人在床上躺了10多年,寂寞也伴随了她10多年……
这个中风的老人,是陈堂三的妈妈,嫁到邓州“台湾村”的媳妇。
去年8月,邓州陈氏家族纪念始祖诞辰356周年时,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老人10多年没有听到过这么热闹的声音,很好奇,就问儿子:“外面在干啥呀?”陈堂三告诉妈妈:“咱祖上不是这儿的,是台湾的,今天领导和很多人都来祭咱的祖上。”“你父亲死的时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致死,系当地的知识分子)告诉我,在咱老房子的旧箱子里,有一本书,上面说的就是这事儿。”
《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就这样在当地小学校长陈堂三的家里被发掘了出来。“珍藏家谱的旧箱子里,装有很多东西,翻到最后,才发现我苦苦等待的东西!”“台湾村”的发现,改变了涂征一生的走向。1981年发现“台湾村”时,他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20多年过去后的今天,涂征看上去已经很显苍老,“家谱是依那思罗的七世孙陈道平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编纂的,用的是古宣纸,毛笔手写,全谱共分六大部分,遗憾的是,后两部分即‘列传’和‘后记’不在谱中。”
家谱对依那思罗的家世及他的生平事迹记载比较详细,上有《依那思罗传》。《依那思罗传》中记述了依那思罗加入郑成功大军、成为黄廷将军马夫直到定居邓州的经历。《依那思罗传》中还说,在定居邓州之后,依那思罗又跟随黄廷数次出师征战,屡立战功,升至参军副将。传说中的依那思罗在家谱中被证实了。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黄廷奉命率邓州垦兵随施琅收复台湾。此时,依那思罗虽在邓州有家室妻小,但未忘故土,总想着有一天举家迁回台湾居住。所以,在这次出征时,依那思罗把老二、老三两个儿子扶上马背,带回台湾,让他们加入土番山社。依那思罗把儿子安置在台湾的目的,是想待自己日后告老还乡,举家搬迁台湾时,有个依靠。没想到,儿孙从此只能隔海相望。
依那思罗去世100多年后,他的海峡两岸的后代们有过一次晤面。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赖文光率捻军从邓州过境,一名来自台湾阿里山土番族的名叫陈阿让的士兵,是依那思罗的六世孙,曾到陈氏家族居住地寻亲祭祖。据陈阿让介绍,当年始祖的次子陈元勋被送回台湾部落后,改番名思罗邓勋,其后裔聚居的村庄称“陈井寮”;第三子陈元杰改番名思罗垦杰,其后裔聚居的村庄称“陈厝寮”。陈阿让自称是陈元杰的五世孙。乾隆年间,“陈井寮”、“陈厝寮”的依那思罗的后代,不再“父子连名”,又改回了陈姓。当时,陈阿让急于追随部队,对台湾方面的情况并没有说透。陈阿让走后,清兵即闻风而至,到台湾村追杀陈阿让。
陈氏家谱:盼望着找到另一半
陈氏家谱记载了当年依那思罗把两个儿子送回台湾,按部落规定入了番籍,以及此二子的番名和后世的聚居村庄,对此后的发展繁衍,记录不详。而对在邓州定居的长子陈元珍、第四子陈元珠及其后代记载得无比详细。
“家谱是依那思罗的七世孙陈道平修的。陈道平是依那思罗的长门长孙,陈堂三是依那思罗的十二世孙,陈道平的后代,也是长门长孙,家谱在他家中存着,合乎情理。”涂征对记者说。
在序言中,修谱者说,看到邓州闽营人都在续家谱,但陈家无家谱可续,于是就编修了这个家谱。家谱上台湾方面的有些信息,当是陈阿让讲述的。“但综观家谱,同是一个祖先,依那思罗在海峡两岸的子孙后代都姓陈,又都为高山族,然而家谱所记载的内容却一简一繁。所以,严格地说,此应为邓州高山族陈氏的半部家谱,另一半也许存于台湾嘉义县阿里山的陈氏家族中。二者合一,才是一部完整的高山族陈氏家谱。”涂征说。
台湾博远文化中心的负责人庐博文曾给涂征写信,说在台湾,有“陈井寮”、“陈厝寮”,他希望让台湾的陈家来邓州祭祖。而邓州文化局的同志也一直希望有机会组织邓州的陈氏家族到台湾看看,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现在还没有成行。
依那思罗把老二、老三带回台湾,安排加入土番山社后,自己为何又回到邓州,而不留在台湾?“康熙收复台湾,当然需要这些熟悉水战、在台湾战场上打败过荷兰人、也熟悉郑氏集团作战方法的将军与士兵。他们本是闽南人,让他们参战,是再好不过的一种安排。听说皇帝下诏让闽南人征战台湾的消息后,依那思罗很高兴,闽营人也很兴奋。皇帝打的是平天下的算盘,士兵想的是可以借此回家,至少是可以回家看看,他们有的甚至想带着老婆孩子回家。黄廷一看这情况,就想,如果这样,仗还咋打?但他知道,士气可鼓不可泄,于是,只好两不得罪,一方面组织专人管理家属及他们的随军事务,一方面严格训练士兵,要求他们打好仗。”涂征说,“仗打完后,很多人又回来了,因为20多年过去了,他们闽南的家也没有什么了,倒是邓州还不错,那时咱这儿可比闽南发达呀!”当然,也有很多人像依那思罗一样,在邓州娶了妻、生了子,回来是他们的最好抉择。依那思罗的老婆、大儿子、小儿子,都在邓州,没有随军到台湾,而他又忠于黄廷,回邓州,是自然的。
依那思罗起初也并不住在“台湾村”,而是住在离台湾村5公里多的新甸街。他在新甸街结婚、生子,而那时新甸街是闽营人的交易市场,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好地方、有人气的地方。今日“台湾村”,是黄廷将军战马安息的地方。黄廷的战马死后,埋在了今天台湾村这个地方,而这儿也是黄廷给自己选定的墓地。依那思罗曾对黄廷说过,要“马走人随”,所以才来到了这儿定居。黄廷还征讨过吴三桂,战功显赫。他享年92岁,死后葬于今天的“台湾村”这个地方。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黄廷的墓冢被毁了。如今,邓州伯府寨(黄廷将军生前住在这儿)的一位农民还保存有黄廷将军的头盔、军用罗盘及半截石碑等,但他轻易不肯示人。
依那思罗在邓州结婚生子,其书写的,正是中华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一个历史侧面。在没有发现家谱前,这儿的陈氏家族都被融合成了汉族。家谱发现后的2002年年底,经过审核及有关部门的批准,在自愿选择民族身份的基础上,台湾村的陈氏家族全改为高山族。陈氏家族家谱,其实也是中华民族相互融合的珍贵实物。
高山族聚居在祖国的宝岛台湾,是台湾最早的居民,其族源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从大陆华南地区迁入台湾的古人类。新石器时代,又有多批大陆移民迁居台湾,成为高山族先民的一部分。而后又融合后来迁入台湾的南洋及大陆等地移民,逐渐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民族共同体——高山族。清朝统一台湾后,统称高山族为“番族”。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期间,称高山族为“高砂族”、“番族”。台湾光复以后,当局曾使用过“高山族”这一名称,后又称“山地同胞”、“山胞”、“先住民”、“原住民”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祖国大陆的出版物开始称台湾世居少数民族为“高山族”。1953年,该名称得到了国家的确认,并一直沿用至今。在台湾,高山族人占总人口的2%左右,有40多万。在祖国大陆,高山族主要散居在福建、上海、北京、武汉等地,约有3000人。但如邓州市这样聚居,一个村就有200多人且同属一个家族的,在祖国大陆独一无二。
星移斗转,兵荒马乱,在祖国大陆和在台湾的依那思罗的后裔子孙,自陈阿让后,再无往来。清同治六年后,陈氏家谱也再没续写。而今,当邓州陈氏家族从族谱中得知台湾还有两支宗亲时,就想:如今,国家太平,日子富裕,或赴台,或请台湾族人回大陆,双方续宗排辈,祭祀先祖,续编一部完整的高山族陈氏家谱,以偿列祖列宗之夙愿,岂不快哉!
陈元勋改番名思罗邓勋,陈元杰改番名思罗垦杰——他们尽管重又入番,但他们名字中却镶嵌着“邓垦”,他们的名字和依那思罗在“邓州垦地”永远联结在一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