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工程 一九六九年元月,中共原邓县县委、政府,积极响应原南阳地委、行署的口号,组织起了五百名县乡干部、四万名民工,车水马龙,浩浩荡荡地开赴陶岔引丹渠首工地,短短二十天时间内,搭建工棚5千余间,建起了商店、医院等各项服务设施。从此,掀开了邓州市水利工程建设史上最为壮观的一页。 引丹灌区渠首工程,包括引渠、总干渠、闸门、泵站等设施。渠口宽100-500米,渠深20-47米,五孔渠首闸门高6.7米,宽70米,设计流量可达1200m3/秒,引渠长4.4公里,总干渠长7.95公里。据统计,当时每开挖一米长的渠道,需拉万车(架子车)土,行万里路。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从一九六九年元月开工,到一九七四年八月一期工程结束的六年中,邓州市共出动民工上百万人次,各类机械上万台次,完成土石方、混凝土方2500万立方米,有人计算,如果堆成高一米、宽一米的长堤,可绕地球一周半。施工过程中,共有144人死亡,2880人致伤致残,总投资1.2亿元。 引丹渠首工程后期,邓州市又按照中央关于“远迁不如近迁,近迁不如后靠自安”的方针,顾全大局,将九重、厚坡两个乡镇的34万亩耕地无偿划拨给淅川县,用于移民安置。同时,又接受淅川移民3.2万人,全部安置在邓州市境内引丹灌区的11个乡镇。 目前,南水北调渠首工程正在开工建设,从邓州市出发30分钟,穿过邓州市的杏山地质公园即可到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