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水湖街道2025樱桃采摘攻略图

游客在樱桃采摘园拍照

樱桃小镇民宿

游客在食坊街用餐

解忧农场

金水河湿地公园
4月29日,第八届洛阳红山樱桃文化节开幕。千亩樱桃迎来成熟季,漫山遍野尽是樱桃红,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采摘。
西工红山是“樱桃之乡”,樱桃沟风景区所在的金水湖街道,以樱桃为媒,融合当地农文旅产业,书写着乡村振兴新篇章。
1 樱桃沟里樱桃红
樱桃沟社区道路两旁的樱桃树上,缀满了玛瑙红和黑珍珠樱桃。村民或将一筐筐刚采摘的樱桃摆在路边售卖,或带领游客走进果园采摘,一派忙碌的景象。樱桃沟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道生有个雅称“樱桃书记”。看着满园的樱桃,王道生难掩喜悦。
“今年新增400多株大樱桃树苗。”樱桃沟社区豫都采摘园负责人田文升说。
西工区立足资源优势,将特色种植与休闲观光相结合,以樱桃为媒,秉承“特色农业+文旅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整合农业、文旅、服务、交通等资源,做大做强樱桃沟休闲观光园区。
田文升说:“除了樱桃,园内还种植有十几亩桑葚、杏,五一后即可供游客采摘。”
截至目前,金水湖街道已发展樱桃采摘园150余个、种植面积4000余亩,草莓、葡萄、柿子、石榴等其他作物2200余亩。
红山樱桃沟采摘生态游成为洛阳近郊游的一张闪亮名片。
2 农家乐,乐农家
随着农文旅热起来,农家乐、民宿等配套产业蓬勃发展。
走进樱桃沟社区食坊街,家家都座无虚席。游客吃着现摘的樱桃,品尝着农家菜肴,喝着“魅力红山”樱桃汁,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食坊街十号负责人张利军表示,随着樱桃文化节的持续火热,顾客络绎不绝,自己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樱桃沟社区金鸡鸣生态农场负责人许国全说:“节假日期间,特色地锅鸡一鸡难求,需要预约。”
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金水湖街道通过规划场地、建设基础设施、组织专业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农家乐等的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在樱桃沟社区樱桃小镇民宿,依坡而建有冬暖夏凉的窑洞、石砌的水台、石板铺成的小路,清新幽静。
该项目负责人韩绍宗介绍,通过一院一特色打造精品民宿,让更多游客体验田园生活。目前,一期建成窑洞特色民宿60余间,5月可投入使用。
游客在采摘之余,品尝农家菜、体验田园生活,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在史家湾社区解忧农场里,游客李靖一边浇水一边介绍,周末带着孩子在这里种西红柿、西瓜、南瓜等,让孩子体验田园生活,很幸福!
史家湾社区党支部书记郭晓林介绍,社区通过整合土地,开发共享农场项目,研发“魅力红山”牡丹香菇酱,不仅带动了就业,还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
据了解,金水湖街道形成了以金谷土窟非遗体验区为核心的休闲文旅组团,集合圪垱头有机草莓种植园、史家湾花青素玉米基地等5大特色农场的农业采摘组团,依托党湾社区冷链中心构建仓储物流组团,打造绿态庄园亲水栈道、樱桃山庄舌尖盛宴、金水河休闲星空营地等沉浸式场景的滨水休闲组团等“四大组团”。“四大组团”通过“樱桃产业+”,实现功能互补,形成新的生态产业廊道,走出农文旅融合的产业振兴之路。
3 美丽家园宜居宜业
樱桃红了,游客多了,群众富了。随着产业的兴旺,生活环境的改善成为群众的新需求。
近年来,西工区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金水湖街道9个社区实现了集中供水和污水管网全覆盖,提升改造村级道路10余条,改造完成樱桃沟、徐坑、杨冢等社区乡里中心,持续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提升,辖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眼下,位于金水湖街道红山境内的金水河湿地公园,绿树成荫,波光粼粼,蜿蜒曲折的步道依河而建,宛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金水河湿地公园是围绕金水河和金水河水库谋划实施的生态保护项目,将原先的垃圾山、臭水沟改造成风景秀丽的湿地公园,实现了“一河清水送洛城”,已成为市民休闲郊游的热门“打卡地”。
樱桃红,文旅旺,产业兴,环境优,群众富。“小樱桃”全面激活“甜蜜经济”,成为西工一抹迷人的“幸福红”。(葛超 郜大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