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进职校“炼”技能-新华网河南频道
2025 04/14 08:21:44
来源:河南日报

本科生进职校“炼”技能

字体:

  “迎国赛豫出彩·技能向新行”系列报道之六

  本科生进职校“炼”技能

  本科毕业后,冯文豪又走进一所大专院校学习。

  对于这一选择,冯文豪感觉值得。“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技能。我的就业单位是一家新型耐火材料企业,来到开设有耐火材料专业的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有利于我今后的发展。”4月11日下午,郑州城市职业学院的放学铃声响起,23岁的冯文豪走出教室,向记者展示他的听课笔记。

  2024年6月,从一所本科院校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的冯文豪,应聘到河南鑫诚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工作两个月后,公司负责人认为这个年轻人工作踏实肯吃苦,决定以费用全包模式派他到郑州城市职业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技能学习。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是目前全国唯一开设耐火材料专业的职业高等学校,主要培养新型耐火材料生产、应用、质量检验等方面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冯文豪也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系统学习专业技能的机会,便欣然接受单位安排,去年9月来到郑州城市职业学院耐火材料专业学习。

  “今年学校放寒假期间,我回企业上班。虽然只在学校学习了3个多月,但我已经能听懂师傅传授的实践经验,掌握多种设备的工作原理,还能上手操作了。”冯文豪说,寒假结束回校后,他上课听讲更加专心,只想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和基石。作为我省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型耐火材料产业,目前已形成了郑州、洛阳等新型耐火材料产业集群。但我省新型耐火材料产业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亟须在科技创新、提质增效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下功夫。

  “培育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必须调动好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解决技能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就业矛盾。”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校长石本立说,学校紧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我省“7+28+N”产业链群持续优化专业学科设置,对接产业办专业,开发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课程体系,注重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素养,搭建起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石本立以开设耐火材料专业为例说,新密市是全国重要的新型耐火材料基地,现有耐材企业300多家,年产量占全国的20%,从业人员8万余人。耐材产业发展需要人才支撑,学校紧贴企业需求设置专业,为壮大我省新型耐火材料产业输送了大量上手快、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

  冯文豪的成长经历,是我省坚持产学研融合培育技能人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着力破解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层次不高等难题,深入推进“技能河南”建设。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人介绍,我省聚焦7大先进制造业集群、28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调结构、稳规模、提质量,加大急需紧缺人才、专精特新行业人才等的培养力度,推动培训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推进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设置“三个调整优化”,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供给与需求对接,全省技能人才队伍量质齐升。

  再有几个月,冯文豪的学习课程就要结束,将拿到一张技能结业证书。他说,回到企业后,要把学到的新技能应用到生产中,发挥工匠精神,立志技能报国。

  □本报记者 王向前

【纠错】 【责任编辑:程文超 谷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