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省新增11.26万个优质学位
加快推动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2月17日,在安阳市殷都区曲沟镇第二实验小学劳动教育基地果蔬种植大棚内,学生和老师一起采摘草莓,分享劳动的快乐。毕兴世 摄

2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发布会,介绍我省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落实情况。
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奠基性作用,被视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学校布局持续优化,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加强。
“当前,我们已成功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正在努力解决‘上好学’的问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自锋介绍,2024年,省委、省政府将“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列为省重点民生实事,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共开工320个项目,其中新建义务教育学校60所,改扩建260所,新增11.26万个优质学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民有所呼,教有所应,我省努力解决“城市挤、乡村弱”的痛点、难点问题。朱自锋表示,在项目谋划上,指导各地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和城镇化趋势,精准测算义务教育学龄人口总体规模、学段分布、区域分布的演变,科学布局教育资源,重点在城乡接合部和人口聚集地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增加学位供给;在乡镇所在地及农村地区改扩建餐厅、宿舍和运动场等生活配套设施,补齐办学条件短板。
改善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需要真金白银提供坚实保障。2024年,全省教育总支出规模达到2059.1亿元,较上年增长3.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8%,持续保持稳步增长。
“其中,全省义务教育支出规模达到1163.2亿元,同比增长2%,占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总支出的56.5%。”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陈静表示,通过及时足额编列财政预算、狠抓教育经费执行管理、健全完善教育投入机制、集中财力落实保障责任等举措,支持推动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在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的基础上,足额安排本级预算、督促市县加大投入;统筹中央和省级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等补助资金,支持项目地区实施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并结合各地项目规划等情况采用因素法分配,累计下达资金14.9亿元,引导带动项目地区筹措资金6.9亿元,为落实省重点民生实事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我省严把建设资质、工程质量、工程验收、安全生产等关键关口,建立起省级项目库,实施“省—市—县”三级台账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进展情况的日常监测,实行月报制度,精准把握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有序推进,通过组织各地市进行交叉调研、开展项目年终自查自评、召开项目推进会等方式抓工期、保进度、提质量。
“孩子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住进了温馨舒适的宿舍,用上了漂亮安全的运动场,享受到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朱自锋介绍,截至2024年年底,我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35%,比2020年提高0.35个百分点。下一步,省教育厅将按照省委“四高四争先”要求,聚焦“教育强省”建设,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和幼儿园布局,着力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学有所教、教有所优”的美好期待。(记者 樊雪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