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将建设不少于150个满足全龄段人群需求的多功能运动场,在80个老旧社区、100个城市公园中配建1300件以上小型健身设施……2025年,河南体育将聚焦“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和省重点民生实事,重点抓好六项工作。这是记者从2月15日于郑州召开的2025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上获得的消息。会议安排部署的2025年重点任务,将全力推动河南体育事业亮点纷呈、重点提升、整体发展。
去年多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2024年,河南体育多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新发展。制定《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方案》,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更加均衡;实施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城市社区全面建成“15分钟健身圈”,支持122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各级体育部门举办赛事活动5743场次,参与人次超过826万。
新型青少年体育训练阵地建设探索新思路。制定《河南省加快推动县区体校转型发展实施方案》,体校转型发展统筹推进。
赛事经济作出新贡献。举办世界摩托艇锦标赛、双世锦赛等国际重大赛事10余项次、全国赛事25项次,我省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河南体育学院获批新设立,成为全国第15所独立设置的体育院校,填补我省体育类本科院校空白。
今年聚焦抓好六项工作
2025年全省体育工作将做到六个聚焦、抓好六项工作。
一是聚焦“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和省重点民生实事,持续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免费或低收费体育场馆供给”纳入2025年省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全年将建设不少于150个满足全龄段人群需求的多功能运动场;在80个老旧社区、100个城市公园中配建1300件以上小型健身设施;打造“体育+公园”的全民健身绿色模式,丰富绿色、便捷、智慧的全民健身新载体;举办示范带动效果好、群众参与性强、凸显地方特色优势的品牌赛事,开展黄河流域、跨省协作等区域性活动,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
二是聚焦“决战决胜粤港澳全运会”,努力实现竞技体育突破提升。全面强化和创新备战管理及训练参赛;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项目结构调整;支持河南体育学院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省体育综合训练中心项目建设。
三是聚焦“体教融合”发展,加快构建高质量青少年人才梯队格局。探索多元化体校发展路径,推进新型青少年体育训练阵地建设;推进体育、教育部门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学校体育开展等方面深度融合;统筹谋划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和河南省首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加强对金牌教练员工作室建设,实施雏鹰教练员训练计划,加快落实大中小学校教练员岗位设置政策。
四是聚焦经济发展对体育产业的新要求,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突出赛事经济、冰雪经济发展,完善体育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提升体育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关注消费引领性强的重点领域,拓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运动技能培训、体育旅游等体育消费新空间,打造体育赛事、文化、旅游等“体育+”产业融合牌,扩大赛事经济集群效应;发展户外体育项目,发挥少林、太极为代表的武术资源优势,推进航空运动产业发展。
五是聚焦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提升体育规范化水平。推进《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修订)》立法,做好体育强国指标试点试行工作;推进从政府“办”体育向政府“管”体育转变,进一步加强全省性体育类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加强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优化体育对外交流合作;推进河南体育公共服务数字平台建设。
六是构建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坚决抑制畸形“饭圈文化”侵蚀;抓好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更加专精的体育人才体系。(记者 陈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