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勘查实现重大突破,图为试油现场。 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
2月7日,记者从2025年全省地质工作会议上获悉,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探获高产工业油流,初步评价石油资源量达到4.27亿吨,实现我国中小盆地新区域新层系找油新突破。
三门峡盆地位于河南西部、南华北盆地西北部,面积4550平方千米。202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在灵宝区块部署实施“豫峡地1井”,探获好品质轻质原油,机抽初始日产量56.14立方米、稳定日产量27.53立方米,实现三门峡盆地50年来油气调查重大突破。
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接续基地调查,是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署的2024年重点项目。河南成立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勘查工作专班,省政府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组建项目团队,启动灵宝地区油气资源评价工作。省地质局科研团队在灵宝区块函谷关部署实施了“豫灵1井”和“豫灵2井”,并于2024年7月中旬相继开工。
试油成果显示,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豫灵1井”测试获得稳定日产量15.5立方米,“豫灵2井”的两个试油层段分别获得自喷稳定日产量31.62立方米和机抽稳定日产量92.52立方米。结合此前“豫峡地1井”试油情况,初步评价三门峡盆地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达4.27亿吨。
“经过近两年连续作战、联合攻关,该项目取得了‘孔孔冒油’的重大突破。”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有关负责人说,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油气资源接续基地即将在三门峡盆地诞生。
该负责人说,优质烃源岩的发现打破了三门峡盆地没有油气潜力的传统认识,项目还创新提出了断陷盆地油气成藏地质新认识,从而指导了有利区带优选和井位部署。此外,创新技术方法体系支撑油气调查实现快速突破。
“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勘查取得新突破,不仅有望打开南华北地区油气勘探新局面,也对全国356个中小盆地油气勘查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有助于推动我国油气资源增储上产,对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省地质局有关专家表示。
据悉,省地质局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将深入总结推广该项目成功经验和理论技术,进一步推进省内中小盆地群油气地质工作,力争取得新的油气发现,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形成南华北盆地群油气资源接续基地。(记者 李筱晗 通讯员 周强 王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