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上的“平安守护者”-新华网河南频道
2025 02/08 08:17:43
来源:郑州日报

列车上的“平安守护者”

字体:

赵宋在列车上向乘客进行防诈骗宣传

  2月2日,大年初五,随着春节假期临近结束,全国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39岁的赵宋和往常一样又一次踏上进疆特快列车的护航旅途。

  作为郑州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的一名民警,赵宋始终坚守在条件最艰苦的进疆列车上。当天22时40分,T197/198次列车缓缓驶出郑州火车站。这趟列车是国铁集团郑州局管内唯一一趟进疆特快列车,一路途经豫、陕、甘、青、疆5个省(自治区),往返里程长达5966公里,来回一趟耗时5天4夜,被称为郑州乘警支队工作环境最为艰苦的列车。

  “这个车有8节硬卧、1节软卧、5节硬座,定员1049人,节后返程客流比较大,从初三开始,来回都会超员,一直持续到4月份。”说起列车情况,赵宋如数家珍。

  2012年,初入警队的赵宋被分配到青海格尔木的一个车站派出所工作。“那时候条件艰苦,车站没有自来水,水车一周来车站一次,能灌满三罐水。每天只能接一盆淡水,一天连吃带用就靠这一盆,冬天还得自己烧锅炉……”

  2016年年初,赵宋从青海回到河南老家,调入乘警支队。他主动申请值乘进疆列车,从K175/176到T197/198,今年正好是他在进疆列车上工作的第10个年头,截至2025年2月,他已累计值乘列车行驶达220多万公里,能绕地球50多圈。

  “这10年,我在这个车上也看到了祖国的快速发展。”回忆起这10年的工作经历,赵宋感触良多。

  刚担任乘警时,他值乘的是K175/176次列车,旅客主要是河南去新疆摘棉花的农民工,被称为“花妞”。每年春运时,始发站一开车,大大小小的蛇皮袋、编织袋就能把车厢塞满,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东西,连地上都躺着人,车厢巡视时每一步都要小心,一不注意都可能踩到人。

  “当时我们主要的任务是防范侵财犯罪,守好农民工的钱袋子,别让他们辛苦打工的血汗钱让贼偷了!”赵宋说。

  而今,随着时代发展,新疆农业实现了机械化采摘,不再需要大量的采棉工人,加上旅游热的兴起,T197/198次列车的主要旅客也变成进疆旅游的“驴友”和外出求学的学生,针对旅客财物的盗窃案件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旅途中各类小事引发的矛盾纠纷。

  从打击犯罪分子的“执法者”,到调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旅客群众诉求的改变也对乘警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能在车上把旅客的矛盾解决好,让大家安心乘车,顺利到达目的地,这就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初衷。” 赵宋感慨道。

  为了能第一时间发现列车警情,避免矛盾升级,郑州乘警支队从旅客中发展列车平安志愿者,以赵宋所在的乌鲁木齐警组值乘的T197/198次列车为试点,探索建立了“列车移动调解岗”从源头化解矛盾。即以值乘的党员警长为主,广泛吸收列车工作人员以及旅客群众中具有法律、心理等工作经验的志愿者组建列车矛盾调解团队。

  暮色中,列车正穿越河西走廊。赵宋又整理好警服准备开始夜间巡查:“做好乘警工作没有捷径,就是要用脚步丈量每节车厢,用真心感受旅客需求。当我们真正成为旅客的‘自己人’,平安的根基就扎牢了。”赵宋说。(记者 鲁燕 文/图)

【纠错】 【责任编辑:谷婷婷 王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