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践诺!近3年来,116条便民利民举措落实落地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南下了真功夫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重要力量。对此,河南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和市场监管等部门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2月3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南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回应了社会关切。
近3年来,已有116条便民利民举措从承诺变为现实
“既保护企业财产权又保护企业家财产、人格权,既保护物权又保护债权、股权、知识产权,既保护实体权利又保护程序权利”。近年来,全省政法机关把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作为增强民营企业安全感的关键举措。推动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法规制度,组织开展地方性法规政策清理工作,对影响公平竞争的不合理规定及时废止或调整完善,健全执法、司法、法律服务保障体系,保障各类市场主体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平等、法律适用和法律责任平等、法律保护和法律服务平等。
坚持依法办案、依法办事,持续开展多领域专项整治,依法维护诚信、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开展侵害民营经济发展秩序违法犯罪专项打击。政法单位打掉了一批市场流通领域涉黑恶犯罪组织,起诉了一批合同诈骗、串通投标、强迫交易、非法经营犯罪案件,办理了一批涉民营企业内部腐败案件,依法惩治了一批以网络谣言对企业实施敲诈勒索和网络攻击企业网站的违法犯罪。
坚持平等对待、平等保护,加强对各类所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开展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专项行动。严格规范涉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执法司法,组织开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检查,着力整治“过罚失当”、选择性执法、趋利执法等突出问题,重点整治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严重损害企业、企业家合法权益行为。
省委政法委坚持每年统筹组织省政法单位开展政法系统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活动,近3年来,已有116条便民利民举措从承诺逐步变为现实。
河南法院设立专门审判机构为企业保驾护航
知识产权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全省法院首先在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制度机制方面,着力提升为企业创新驱动保驾护航的能力水平。起草并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河南法院《落实〈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五年规划〉的实施意见》,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良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环境。印发《建立河南省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意见》,为企业知识产权纠纷提供多元化解决机制。全省三级法院均设立了专门审理知识产权纠纷的相应审判机构,全面推行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审判“三合一”工作机制。
其次,根据河南是农业大省,涉农知识产权占比较大等特点,加强知识产权专项司法保护。依法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共有11件案例入选最高院发布的全国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产生良好反响。出台服务保障中原农谷的14项措施,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和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力度。组织开展河南省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系列活动,发布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系列活动,发布典型案例,以主动型、服务型、高效型司法回应我省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社会需求。
清理涉企“挂案”240件,“检察护企”帮民企减轻诉累
今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河南省检察院把民营经济司法保障专项监督与“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一体部署推进,明确16条细化措施。
加强“清挂护企”。常态化清理涉企“挂案”,密切检警协作,加大推广应用涉企“挂案”清理等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增强监督的主动性和清理的针对性,今年以来共依法清理涉企“挂案”240件,帮助民营企业减轻诉累、安心经营。
做实“防扰护企”。落实依法平等保护,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有案不立、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等突出问题全面深化监督。强化涉企立案监督,开展涉财产强制措施专项监督,监督推动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的刑事涉财产部分执行案件172件,纠正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6件次,涉及财产价值967万元。
强化“治腐护企”。开展民企内部腐败专项治理,起诉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343件404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373万元。
深化“治理护企”。针对办案中发现的行业突出问题,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共制发检察建议130份,推动有关行业开展专项排查整治112次。
万名民警联系帮扶1.7万余家企业,守好企业“钱袋子”
持续出台便民利企措施,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河南公安机关持续出台《全省公安机关便民利企十项措施》,着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暨万警助万企”活动,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1.4万余名民警联系帮扶1.7万余家企业。主动作为守好企业“钱袋子”,针对精准排查中发现受电信诈骗专用木马感染的用户企业,主动上门预警、开展病毒查杀。今年以来,共上门为企业解决诈骗风险2000余次。依法审慎开展涉诈对公账户止付冻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账户依法及时解除冻结602个,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开展“助企服务绿色通道”,对接涉外企业1186家(次),为13.9万余名有外出需要的企业员工提供出国境证件办理便捷服务,高效服务企业开展涉外经营活动。
严厉打击各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严打涉企黑恶犯罪,严打扰乱破坏市场秩序的“行霸”“业霸”,共打掉涉黑恶犯罪组织1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91人,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开展“净网2024”专项行动,打击整治针对企业的网络谣言,办理各类刑事、行政案件100余起,为企业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环境。
为保障涉企执法严格公正文明规范,全省公安机关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整治公安机关以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滥用刑事强制措施,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严厉整治公安机关办理涉企案件久拖不结,冤错案件有错不纠、选择性执法、片面执法、逐利执法问题。全省共排查涉企案件29000余件,畅通企业反映投诉渠道,充分发挥12389公安举报平台作用,共核查办理涉企线索198条。
涉企立法10余部,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河南司法机关积极开展涉企立法,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推动出台《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河南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河南省保障税收服务发展条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条例》《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支持办法(试行)》《河南省促进创业投资办法》等10余部法规规章,助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减负纾困,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
通过省政府和司法厅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征集省政府2025年度立法计划建议项目,开展“点菜式”立法,着力通过立法解决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提请省政府设立23个企业立法联系点和21个行业立法联系点,使立法更加切合实际、服务大局。
包容审慎监管,经营主体29类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监管”和“教育”相结合,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开展涉企乱收费治理,更好维护经营主体切身利益、增强经营主体发展信心。
通过建立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制订部门联合抽查计划、实施部门联合抽查检查等形式,持续优化涉企检查内容、方式和流程,提升协同监管能力,切实减少“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问题,减轻企业负担。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相结合,审慎对待市场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包容经营主体,尤其是小微经营主体的轻微过错,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保持监管手段的谦抑性、执法结果的合理性。
目前,“市场监督管理包容审慎监管规定”正在修订、并将于年底前实施,其中除对所有违法行为的从轻处罚作出规定外,还规定了对符合特定情形的29类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14类违法行为减轻处罚、10类违法行为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该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为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营造宽松稳定的外部环境。
在涉企乱收费治理方面。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天然气管网和供水企业等涉企收费重点领域,开展监督检查与专项执法,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同时,积极创新监管方式,选择商业银行领域,组织部分地市开展交叉检查,推动国家减轻企业负担、助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另一方面,聚焦涉企收费重点领域开展调研摸排,依法整改规范涉企收费行为。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各类单位1222家、立案53件、结案30件,罚没退金额合计1109.86万元。(记者 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