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悠远的甲骨卜辞、形制奇特的二里头铜牌饰、活泼灵动的十二生肖……通过一方轻盈的丝帛,用染缬这一传统手工艺带观众领略“人间斑斓”。
10月23日,由河南科技学院主办、河南省美术馆承办的“人间斑斓”——郭海燕染缬艺术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包括染缬技艺、染缬文创等系列作品及团队成果作品在内的300余件佳作,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染缬艺术作为一门中国传统手工艺,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智慧与审美,从质朴的灰缬到绚丽的扎缬、蜡缬、夹缬作品,无不显示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执着。近十年来,伴随着非遗热潮兴起以及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日俱增,染缬作为一门古老染织技艺,如何契合乃至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众多染缬艺术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此次展览的作品展现了河南科技学院服装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郭海燕在染缬艺术中对审美与文化的思考,虚实动静结合的中式审美观。“热爱工艺,也热爱河南的传统文化,这些作品都是结合我的所见所闻,通过染缬将河南悠久的历史定格,再现古人的智慧。”郭海燕说,此次展览凝结着她和团队15年以上的心血,历经反复试验,不断推倒重来,才有了这些创作成果。
在《莲戏鸳鸯》《大玉米》《十二生肖》作品中,她常常采用边界朦胧的形式,不刻意强调对象的细节,让作品呈现出“形态留白”的想象;在《花映瓶心》《先民渔猎图》中,既能看到仰韶彩陶纹饰的影子,也能看到商周礼器图案的追溯,这正是她对中原文化理解深入的写照。
开幕式以精彩绝伦的草木染服饰设计系列服装秀拉开序幕,传递出传统染色技艺与时尚相融的设计理念。河南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姚刚介绍,参展的每幅作品都仿佛是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窗户,有的传承了古老技法,展现出传统染缬艺术的魅力;有的在传统技法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融入了现代元素,使染缬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艺术的无限可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贾京生认为,郭海燕的作品深挖染缬的工艺特性,在传承中实现创新。如展览作品中的画像砖、十二生肖等元素动静相宜;把染缬运用到服装上实现了以现代时尚视角表达传统工艺。
除了是河南科技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带头人,郭海燕自2009年创立染缬艺术设计工作室以来,注册有“飘”及“飘·拾色”两个品牌,主要作品是手工创意染色艺术丝巾系列,擅长运用传统技法结合现代创意的风格进行创作,作品主题涵盖自然、生活、情感、社会现象等。创作的“豫见·云裳花容”郭海燕染缬艺术系列作品,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表现形式,展现了对河南染缬技艺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染缬是一种“原色”的艺术,通过探寻颜色的规律,实现颜色的表达。从古至今,染缬艺术“斑斓之色”是其最大特点。“在斑斓之外,我还想和观众传达爱生活、爱当下、爱身边的一切的理念。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创作,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美好与感动。”郭海燕说。
据了解,该展览自10月23日起展出至11月6日,为期14天,感兴趣的观众可前往免费参观。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魏